【本報訊】透過屈曲手指的關節可控制遙控車,跳舞活動四肢可遙控電子琴發出音響,香港理工大學納米科技中心利用三年時間研製「導電紡織傳感器」,它能感應人體關節的拉伸,引起電阻信號變化,控制電子儀器的運作。 記者:黃嘉寶
負責是次研究的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教授陶肖明昨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導電紡織傳感器是利用納米技術,將一層厚度只有一百至三百納米的導電聚合物沉積於一塊由尼龍及聚氨酯合成的普通彈性布料上,相比以往的導電紡織傳感器,新傳感器的靈敏度有二十至一百倍的增幅,「以往嘅傳感器拉伸度低,感應好差,電阻改變亦好低」,新製品則能量度出大幅度的拉伸變形,如人體跑跳時的皮膚拉伸度最高達百分之五十,它亦能有效量度出來。
她指出,在感應溫度及濕度的變化上亦有所突破,以往只能感應兩者於一至兩個月內的變化,但新傳感器卻能感應一年的變化,並能以水清洗。她透露,導電紡織傳感器已初步應用於玩具汽車遙控手套及跳舞衣上。
可用於矯正人體姿勢
陶肖明解釋,手套關節部份裝有導電紡織物傳感器,它會檢測關節的運動,當傳感器捕捉活動引起的電阻信號變化時,連接的數據處理器將電阻信號轉化為指令,遙控玩具汽車;而跳舞衣的關節部位亦裝有儀器,跳舞過程中的拉伸運動引起電阻變化,信號傳送到電腦,遙控電子琴或其他樂器。
她透露,已與不少生產商接洽,將導電紡織傳感器應用於玩具及健康監測儀器上。導電紡織傳感器仍受操作中的電子儀器干擾及不能置於高酸鹼性液體中,研究會繼續進行,期望將來可應用於矯正人體姿勢及測試健康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