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的話題,現在個別行業,例如國內電訊公司以及航空公司,都有按月公布營運數據,盈利數字雖是靠估,但至少對營業額的表現有個預算。增加了透明度,明顯減低了股份的波動,如果大家不善忘,幾年前中移動(941)曾經在業績公布後暴跌兩三成,這種場面現在已經十分罕見,市場仍然對業績有反應,只不過因為每月公布數據,股價反應期拉長,業績便沒有以往般震撼。
提高透明度非萬能
未必個個行業都像電訊業或者航空業般,按月公布營運數據會是恰當的安排,有時付運延遲,對公司的長遠價值並沒有影響,可是太過透明,一個月的不濟,便容易令股價過份超賣,要拿揑平衡並不容易。其實就算公司公布季度業績,以及為盈利作出指引,對真正長線投資者而言,亦並不是十分重要,所謂基本因素,不是一時三刻的短期盈利數字,而是一盤生意的賺錢模式,以及過人之處,短期失利,是間間公司都會面對的情況,好公司卻能跌了再起。這位讀者狂鬧研究報告,又要求更多上市公司資料,立場無不妥,但始終是受即食文化影響太深,真正重視基本因素的,不會太介意上述哪些地方。
筆者的意見始終如一,對遊戲規則不滿,便應該離場,一邊鬧一邊玩,很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在港上市股票有過千隻,不滿意公司管治,或認為作風飄忽,大可以不買,正如筆者對彩星集團(635)已扯了白旗一樣。堅持入市,便不要太計較,尤其是要明白,如果不是其他投資者諸多顧忌,這些股票根本不可能有偏低的估值,冒險入市,已經攞了着數,既是明知故犯,就要打死無怨。
無論如何努力,制度也不可能完善,而且水太清則無魚,股市是有其社會功能,但始終是要帶一些賭味,才能夠吸引顧客入場,及發揮集資渠道的作用。所有賭場都有其不公平的地方,一是戒賭,一是學會賭得精明避重就輕,而不能奢望現狀改變,甚至有賭俠賭聖領航。筆者沒有興趣做長毛,只是一個很實在的賭客而已。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