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會:免費資訊萬歲!

三十會:免費資訊萬歲!

在收費報紙專欄歌頌免費資訊,看來有點那個。
不,我並不是在談免費報紙。免費報紙並非真的免費,只是價錢由廣告商全數負擔而已,況且質素暫時仍乏善足陳。一些完全免費的資訊發展,才最令人雀躍。
2000多年前的諸子百家,到今時今日的海德公園和維園阿伯,皆希望自己意見能發揮影響力。資訊科技令訊息傳播成本幾乎消失,使每個發表人的潛在影響力無限提高。博客網頁(weblog)是近年互聯網上的流行玩意,香港不少十來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有寫網上日誌的習慣,但在外國的博客不少是大有來頭的學者或評論家,他們的網誌影響力已有超越書籍雜誌之勢,近年已有成功領導輿論的例子(例如反對美國揮軍伊拉克或揭發大報記者虛構新聞材料)。
內容完全由網民自發提供及更改的網上公開百科全書Wikipedia,已載有超過240萬條的資料,其中英語資料便達80多萬條,現時大英百科全書(12萬條)只能望其項背。筆者到現時為止在Wikipedia的搜尋資料經驗,幾乎是「百發百中」。這是繼公開電腦運作程式Linux的成功後另一免費奇迹。
大半年前友人介紹筆者試聽香港的網上電台,突感好似發現新大陸般興奮,因為這些電台規模雖有限(全靠有心人義務經營),但節目內容多元化及主持人質素甚高,現在我每星期都會下載收聽「風簫簫」、「風波裡的龍門陣」、「智取太平山」等討論節目,水準遠勝現時大氣電波號稱最受歡迎的「才子」節目!網上廣播加上MP3機便成為時下最「潮」的podcast!(還可順便下載「老鼠愛大米」和「他約我去迪士尼」。)
經濟理論說價格等於零的產品在市場上不會有供應,顯然忽略了很多人(包括在此框框撰文的朋友)有強烈「發表慾」。誰仍能說平(或免費)一定冇好?
王蒹揚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