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三言兩語篇

李怡專欄:三言兩語篇

有讀者在本欄意見網頁留言,說希望每天看到筆者文章,尤其是星期六的。
謝謝這位讀者錯愛。因精神、時間所限,又有高手孔捷生加入,故筆者已定每周寫四天。既然過去星期六的三言兩語式議論有讀者愛看,就暫定星期一寫這類文字。
…………………………
一二四遊行人數,主辦者稱有二十五萬人,警方稱有六萬三千人。據一位台灣友人告知,台灣已有無數次對這類遊行示威人數之兩極統計矣。公正的學者與傳媒人士咸認為,將兩個極端數字相加再除以二,就應是相當準確的人數。
據此,一二四遊行的準確人數應是二十五加六萬三千除以二,即十五萬五千人左右。
…………………………
原來對政改方案冷漠的親中團體工聯會、民建聯,在一二四遊行後忽然組織「關注政改大聯盟」,並發動支持政改方案的簽名活動,儘管活動屢遭市民投訴,特首曾蔭權也忽然親率一眾高官,到民建聯在中環所設攤檔撐場、簽名。
曾特首的這一行動,會使市民更感普選之必要與急切。因為沒有經過市民普選授權、而只是專權政治單獨授權的特首,已繼董建華之後,再次被證明不可能公正處事了。

…………………………
千名韓人來港進行反世貿示威,他們與警察的強力抗爭,他們三步一跪拜的艱苦行進,使港人大開眼界,也上了寶貴一課。
這一課是:要堅持理念,要爭取自己應有權利,就要有團隊精神,有紀律有步驟地提出引起公眾注目的訴求,具強悍意志,艱苦地、不屈不撓地推進自己的目標。
…………………………
比之香港人爭取普選,韓人面對的是更強的對手——外在富裕國家的政府,以及這些政府要對之負責的人民,而這些外國人民的利益又與來示威的韓農相衝突。示威作用有多大,確實成疑。但示威韓人毫不氣餒,一往直前。
他們至少爭取到香港許多市民的同情,了解。香港傳媒給反世貿抗爭活動所佔篇幅,也較世貿本身議題大得多。
…………………………
有讀者在本欄意見網上稱:如果我們不去爭民主,就一定沒有民主;如果去爭取呢,也會沒有。縱使結果一樣,還是要爭取吧。
南韓人坐飛機長途跋涉來香港,進行強悍的、也可能是無望的抗爭,應是香港愛民主的市民的榜樣。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