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日早上氣溫降至攝氏十一點二度,與入冬以來最低氣溫只差零點一度,但近日天氣乾燥,市民可能未必覺得天氣是如此寒冷。原來寒冷的感覺和相對濕度息息相關,空氣中濕度愈高,濕氣愈重,就愈覺得沾寒沾凍。
上周六屯門的相對濕度曾一度跌至百分之八,本港昨日相對濕度在中午時段維持着少於百分之三十,新界部份地區更跌至百分之十五左右。天文台科學主任楊國仲指出,內陸吹送來港的東北季候風,除了帶來寒冷天氣,這些冷鋒也會造成很乾燥的情況。
濕度低不覺寒
楊國仲強調,若相對濕度偏低,加上靜風,天氣晴朗的話,就算低溫,市民仍然會覺得很舒適。
天文台預計寒冷天氣及乾燥情況將持續下去,今日氣溫徘徊在十二至十七度;明日會稍微回升,介乎十四至十九度;而到本周三又再遇上另一股東北季候風補充,氣溫微降,只得十三至十六度;但周四天氣則會降至最低的十一度。
由氣象發燒友組成的網站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表示,本港最乾燥的冬日,曾試過在天文台的監測站錄得百分之十的相對濕度,新界地方會更低。
方指出,濕氣重加快皮膚散熱功能,令人感覺寒冷,這也解釋了有時候市民到外國如南韓首爾或加拿大溫哥華時,所感受的十二度低溫總是不及香港寒冷,原因是當地天氣一般較香港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