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研發新制式保衞CD最後防線

港人研發新制式保衞CD最後防線

CD面世超過20年,由於受到設定16bit/44.1kHz的規格所限,而壓製CD的物料亦不如CD初面世般說得可永不磨損,天下無敵云云。事實上,CD一樣會跳線,一樣會氧化,若不信請試試用放了10年以上的CD再聽聽!
近幾年不少音響專家及錄音工程師也設法把CD的音質盡量改善,於是便有HDCD、XRCD、SACD、DVD-Audio等制式應運而生。而筆者都一向極度推崇XRCD,因它不用額外投資,以一般CD機便可播唱了。另外,分析力愈高的音響體系播放出來的音色就愈佳。

最近的LPCD又如何呢?

LPCD其實是由本地一位資深錄音師易有伍先生所研發,雖然最近有不少雜誌作出深入的報道,但仍有不少讀者均表示它內容複雜,看得不太明白。顧名思義,LPCD是希望把CD的音質提升到猶如聆聽LP(黑膠唱片)的境界,其炮製之方法跟日本JVC的XRCD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CD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多重的數碼格式化,LPCD便是把這個工序盡量簡化,以最接近原母帶的音色重現,而這個母帶處理過程所動用的器材均以最純淨的電源及最精確的數碼時鐘來進行,把信號失真減至最低,據聞製作一輯LPCD的母帶便要花上20個小時。
如果有聽開XRCD的朋友,對以上的母帶處理過程會較易明白。
而LPCD的規格也分為LPCD33及LPCD45兩種,前者是經特別處理的CD,後者則是母帶直刻的CDR,音效當然超班得多,但須要可對應CDR的機種才能夠播放。
相中的是LPCD的DemoDisk,已被二手市場炒得火熱,而LPCD45的幾款錄音在今個星期剛剛面世,市價約$150左右,售價尚算公道。而筆者的聽後感是LPCD跟LP仍有一定距離,但以CD的規格來說則肯定是最高的錄音水平,何況LPCD是由香港人研發出來,當然值得大力支持。

文:李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