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在納稅人的口袋裏取了二億五千萬,主辦今次一連六日的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會議今日結束,雖然大部份港人尚未掌握今次會議所討論的具體議題,但會議及場外的示威場面,卻令不少人明白歐美強國對全球貿易的操控,經濟相對較弱的國家及處於弱勢的人民所面臨的處境,增加他們對公平與公民意識。
就讀中五理科的伍同學昨日途經灣仔,他向記者坦言,「香港辦世貿先至知道世貿係乜,之前乜都唔知。」他又說,現在開始明白到南韓農民面臨的困境,因此愈來愈理解他們採用那種較為激烈的示威方法。
珍惜港較公平制度
而十八歲讀中七的蔣同學昨日偕同媽媽,特地前往灣仔示威區,觀看南韓農民的示威行動。她說,自己平時愛看韓劇、也迷李英愛,但卻完全不認識世貿,「近日好多同學都問老師,世貿係乜嘢,老師都唔係好答到」;但經過這幾天後,見多識廣,令她開始感覺到歐盟如何欺侮弱國,貿易不公平所帶來的禍害。
各國示威者齊集本港,原來也令到部份港人珍惜本港的公平環境。任職室內設計的林小姐表示,看到韓國農民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令她學懂珍惜本港相對較公平的制度;她指,會議令本港更具國際都市形象,提高了港人的公民意識。
另一方面,本港勞工界關注世貿開放服務業的協議,或影響本港僱員工作前景。香港服務業聯盟主席陳偉群表示,世貿部長級會議宣言有關服務業部份初稿,將開始建立政府採購架構進行討論的字眼,改為較溫和字眼,僅表示可在原則上再作討論。他說,世貿距離討論政府公共服務外判的階段,仍有很大距離,因此本港工會毋須擔心。
香港世貿研究中心主席王貴國也表示,這次世貿會議能否就取消農產品補貼,取得實質成果,目前言之尚早。他說若這次香港回合不能取得成果,將直接影響到發展中國家對世貿談判機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