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見電台主持談酒,心想對普及葡萄酒實在功德無量,但細心聽下去,卻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女主持人把Zinfandel這種酒形容為「毫無個性」、甜、易飲,介乎紅白酒之間,真是太過以偏概全了。忍不住要為Zinfandel這種酒叫屈!
主持人所形容的,應該是WhiteZinfandel,而不是Zinfandel。Zinfandel,簡稱是Zin,廣東話發音是「仙」,普通話卻是「新」,通行譯名是「新芬黛」。如果每個產酒國要選一種具代表性的葡萄,新芬黛一定是美國代表!(正如切粒子之於澳洲,長相思之於紐西蘭。)以前人們以為新芬黛是美國土產葡萄,近年才利用DNA檢定方法,證實這種葡萄就是意大利南部的土產葡萄Primitivo同一家。
這種葡萄喜歡陽光,甜度高,色澤深濃,釀出的酒酒精度也高,有時高達16-17%!不過,它的結果成熟往往不均勻,而且如果可限制產量,就會釀出色澤淡薄的酒。在美國加州三藩市以南的產區,就有很多這樣的新芬黛,聰明的商人把這種薄酒加入其他香氣濃的酒,如蜜斯嘉、薏絲琳等。名之為「白新芬黛」,它具桃紅色澤,贏得女性芳心,銷量之大,利潤之豐,令人嘆為二十世紀酒壇市場促銷兩大奇蹟之一。(另一奇蹟是七、八十年代的保祖利新酒熱潮!)
但如果以為WhiteZin就是Zinfandel,那就完全「捉錯用神」,就等如視漢堡包為正宗歐洲西餐,把「雜碎」稱為中菜一樣了。
新芬黛可以釀成佳釀,例如Ridge這家酒莊,在加州北部索魯瑪谷(SonomaValley)有一些過百年的老樹新芬黛,釀出了層次極複雜的紅酒,其一是Geyserville,被譽為最有陳年潛質的新芬黛,它絕不易飲,也不粉紅,而是非常豐厚,可以陳年10-30年的酒。
Geyserville很接近法國南部隆河丘的風格,由三種葡萄混合而成,除了主角新芬黛,還有一些也是過百年的Carignane,再加入少許筆者認為加州最佳紅酒葡萄PetiteSyrah。1999年的Geyserville,被譽為九十年代最佳。有趣的是,香港最近沒有入口Geyserville,卻入口了姊妹出品,產自另一葡萄園的LyttonSprings。兩者價錢相若,三百多元一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