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不會延長 明晨五時關閉<br>提彈性方案挽面子

會議不會延長 明晨五時關閉
提彈性方案挽面子

【本報訊】香港世貿部長級會議今日便要結束,但各國對開放農產品、工業產品和服務業市場立場依然各不相讓。為免會議再次不歡而散,世貿總幹事拉米昨日提出一份彈性方案給各國討論,各國代表昨日加緊商討,希望對文本達成協議,挽回世貿面子。 記者:楊國姿、周穎欣

不過,被問及香港宣言今天獲通過的機會有多大時,世貿發言人KeithRockwell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說,現時仍難以估計,但他指出:「如果到了明天(指今天),香港宣言仍不獲通過,我們周一也不會在此。」他昨晚更進一步稱「星期一清晨五點,整個展館就會關閉」。他又說,會場外的示威情況對會內的談判進程完全沒有影響,代表只專注談判。

閉幕禮時間彈性處理

香港服務業聯盟秘書長陳偉群說,KeithRockwell的意思是如果今屆會議到了周日仍未獲全體通過,便不會如○一年多哈回合般、延期一天討論,即整個會議仍會如期於周日結束。
被問及今天的閉幕禮時間,香港工業貿易署助理署長羅淑佩說沒有確實時間,但會彈性處理,她對會談前景抱審慎態度,認為要看各方最後的籌碼是否能配合,之前各方仍展示以往一貫立場,仍未踏入討價還價階段,現時談判才踏入最白熱化階段。至於是次會議為香港帶來的得與失,她認為,大家應同時作出貢獻和付出,才能達致共識,而且會議涉及全球眾多農民生計,望大家可為他們做些事情。
世貿多哈回合談判四年前展開時,本來希望在兩年內完成,但兩年前墨西哥坎昆世貿會議以無協議告終,完成談判目標也押後到明年。香港會議召開前,各方對達成協議持悲觀態度,相信明年要再舉行部長級會議繼續談判,因此各方都希望竭盡所能,希望能達成一份彈性協議,以免打擊世貿的公信力。
雖然有歐洲代表對達成協議機會表示悲觀,美國副貿易代表奧爾蓋耶昨說:「我們有機會在香港達致成果,對發展大有裨益。壞消息是未來二十四小時不成功的話,我們就會失去機會。」

最後24小時加緊談判

現時談判的主要障礙,是發展中國家不滿富國要求它們開放工業產品和服務業市場,才肯對它們開放農產品市場。窮國也不滿富國對約五十個最低度發展國家進口免關稅免配額的承諾太空泛。
拉米提出的宣言修訂文本,將富國取消農業補貼的最後限期留空,容後再談,最低度發展國家貨品免關稅免配額的種類和百分比,亦留空待日後商討。印度商業部長納特指草案那些留空的括弧是嚴重缺點,要有多一些具體承諾才能接受。負責斡旋農業問題的肯雅商業部長基國伊表示:「要不就一切拉倒,像坎昆那時一樣,要不我們在香港會議要降低期望。」
美國商會主席多納休表示,香港會議的談判氣氛遠比坎昆會議好,但這不代表會有實質進展:「所有人都想有協議,所有人都擔心不能達成協議。」但他指,最後二十四小時談判加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