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阿斌及桑蘭重燃希望的中國脊髓損傷網絡,至今已邀得十七所內地脊髓損傷治療中心參與,預計在○六年九月前招募二千五百名內地的脊髓損傷患者參與脊髓損傷混合療法的大型臨床研究。本港受傷超過一年、在計劃開展前半年病情穩定者亦可參加。
首屆國際交流會
香港大學與美國RutgersUniversity去年在香港大學脊髓損傷基金支持下成立中國脊髓損傷網絡。港大醫學院解剖學系系主任蘇國輝教授解釋,要令脊髓連接的部份再生並不容易,因為神經細胞生長時間長,受損部位缺少細胞黏合物和其他引導細胞生長的訊號,加上脊髓含有抑制神經細胞生長的元素,脊髓重生難上加難。
近年的研究指,混合療法的效果較單獨使用個別療法理想,蘇國輝及美國RutgersUniversity楊詠威教授去年更進一步發現,混合使用鋰金屬和軟骨素酶較單獨使用該兩種物質明顯較佳,在動物身上的治癒率高達七成。
該網絡今日起至本月二十日,在港舉行首屆脊髓損傷治療與臨床試驗國際交流會,以選定最適合的療法組合作臨床研究;楊詠威預計會先為病人移植臍帶血幹細胞,一半人再輔以口服鋰治療。蘇國輝則指,香港大學脊髓損傷基金已籌得五千萬美元(約港幣三億八千八百萬元),臨床測試的成本為每名病人二萬美元(約港幣十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