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世銀」「世行」勿混為一談

淺談債與息:「世銀」「世行」勿混為一談

世貿部長級會議在港舉行,讓我們加深了對世貿的認識,也使香港市民上了國際公民教育的寶貴一課。
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於1995年成立,目標是協助國際貿易順利、自由、公平地進行,透過談判消除妨礙貿易的任何保護主義,也同時協助尚待發展的國家融入這體制。世貿的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前身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秘書處,現有成員約150名,屬於聯合國的一個附屬組織。
聯合國旗下的30多個附屬組織當中,與銀行或發債籌資活動有關的組織便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IBRD),亦稱世界銀行(WorldBank),簡稱「世銀」。世銀在1944年7月於美國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創立,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成員國多達184個。

世銀是超級發債體
一般人把世銀誤解為「世行」,其實兩者並不相同,世行的全名是「世界銀行集團」,當中包括了世銀、國際開發協會(IDA)、國際金融公司(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等多個組織。其共同使命是戰勝貧困和提高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政策建議、技術援助和知識分享服務,以減輕他們的貧困。
由於需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世銀也負責起籌集資金的任務。它獲得多間國際評級機構給予AAA的最高信貸級別,發行的債券,利息成本僅次於美國國庫券,但遠較其他一般企業和銀行的債券息率為低。
與其他性質相類似的歐洲發展銀行(EBRD)、歐洲投資銀行(EIB)及亞洲發展銀行(ADB)等,被投資者視為風險極低的超級發債體,深受保險和基金公司的歡迎。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