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金鑰匙出世,繼承祖業,即使不做二世祖,也大可安分守己,做個穩如磐石的總裁,但他選擇一條更難走的路——將家族生意、美國雜誌《福布斯》發揚光大。傳媒大亨史提夫.福布斯(SteveForbes)永遠向前看和向前走,成功走出了雜誌市場的新方向。
把雜誌帶進互聯網
身為「福布斯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兼總編輯,他帶領《福布斯》走向世界、走向互聯網。「大膽創新」是他的成功之道,「要開發新市場,是要冒險的!但不是盲目前進,背後要有判斷力。」福布斯談到自己成功之道時說。
繼承家族生意和大筆遺產,他沒有墨守成規,也不甘安於現狀。九○年接掌《福布斯》後,隨即大規模擴展業務,創辦各種雜誌和商業刊物,如《福布斯》國際版、日文版、巴西版等。
在九七年互聯網仍方興未艾,《福布斯》已進軍互聯網,推出Forbes.com。「我們的網站不是雜誌,而是個不同的媒體。」他認為,互聯網的好處是,打工仔在電腦上網看,比拿着一本雜誌看來「不像偷懶」。
他祖父在一九一七年創辦《福布斯》,父親將雜誌企業化。不知是否家族遺傳,福布斯十八、九歲時在普林斯頓大學修讀歷史系時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有天份,就創辦名為《BusinessToday》的學生財經雜誌,出版至今。
畢業後他加入了《福布斯》工作,雖是太子爺,也只由副編輯做起,「要向別人證明自己能力,因父母不知道我對雜誌是否認真,因此我要更勤奮做事」。除了勤力,他還很好勝,「我喜歡贏人,把對手打低」,憑着這份鬥心,令祖業愈搞愈大。
打「公司呔」重家庭
福布斯很重家庭觀念,從他打的「公司呔」便略知一二。領帶不是印有他祖父愛踏的電單車圖案,就是家族傳統最愛的熱氣球。
五十八歲了,他未願停下來,並積極透過雜誌和專欄,宣揚民主資本主義的思想之餘,還透過雜誌刊登各國稅率的「痛苦指數」,宣揚減稅的思想。
新西蘭《新西蘭先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