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好處多--本文「兒童不宜」

殺人好處多--本文「兒童不宜」

吳國光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

廣東的武裝警察殺人了,殺的是手無寸鐵的窮苦農民。這些農民,為了自己祖輩耕種的土地被廉價佔用,表達了一些不滿,組織了一點兒抗議。於是,黨和政府決定:他們該死。
因為這是一個「和諧社會」。在這樣的「盛世」、這樣的「和諧社會」裏,你怎麼能有甚麼不滿呢?你怎麼能搞甚麼抗議活動呢?這不是明目張膽地與「和諧」二字搞對抗嗎?所以,這些農民是「暴徒」,非殺不可。

不殺沒有「和諧」

不殺不足以保「和諧」,而殺人就可以建成「和諧社會」——這個邏輯不會有錯的。聽起來有點兒熟悉嗎?那說明你的記性還不錯,十六年前的記憶細胞還沒有在酒池肉林、燈紅臉綠、輕歌曼舞、吹牛拍馬中死去。
這樣有記性的人,在今天的「盛世」中國,應該是不多了。原因很簡單:對於過去的記憶,常常破壞今天的和諧。十六年前天天在北京街頭瘋子一樣遊行的人,很多今天都是優雅的成功人士了。這個成功,不是一般意義的成功,而首先是消滅自己記憶力的成功。
本人去國早了幾個月,當年在大洋彼岸的電視上,看到原單位的同事,紅旗飄飄走在抗議新聞不自由的遊行隊伍前列的英姿,很是一番激動。前不久,不料想又在電視上看到了同事英姿,這回是廁身「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的行列被李長春同志接見了。

殺了就有「穩定」

都說這就證明當年的邏輯是正確的,即:不殺人不足以保「穩定」。據說,歷史已經證明,殺人果然就實現了「穩定」,於是也就實現了繁榮。
如果你要為今天中國的繁榮叫好的話,第一句好應該是叫給殺人。如果你有甚麼讚歌要唱給今天的盛世的話,第一首歌應該是歌唱殺人。
當然,「盛世」也還可以更盛一些。特別是新官上任,更需要把「盛世」推向新的高潮。為了達到這種高潮,甚至已經推到徹底、大張旗鼓地進行了先進的「性教育」。非這樣搞不能「和諧」。如果,居然,還是有不和諧的因素,怎麼辦?這不是,現在終於把看家的本領也使出來了,那就是殺人。當年殺了人,於是有「穩定」,有繁榮,要甚麼有甚麼;今天又殺了人,也就一定會有「和諧」,有「民心」,還是要甚麼有甚麼。

要殺得夠勤夠多

殺人的好處,就是這樣大、這樣多。如果還有甚麼不是那麼得心應手之處,問題無非在於殺人殺得還不夠勤、不夠多。慨歎十八年前,本人寫過一篇短文,叫做「殺人的理想」,說的是那個時候用「理想」的名義殺人。這當然是毛老爺子的遺產了。到了鄧老爺子,一切實際得多,理想靠邊站,但是「穩定」就是「壓倒一切」的新的理想了。於是,有「殺人的穩定」。江山代有才人出,現在就發明了「殺人的繁榮」和「殺人的和諧」。
誰說中國政治中假話充斥、真話難聞?黨的理想、穩定與和諧,等於殺人,好殺人,殺人好,殺好人。黨早就說了多少遍了,而且說到做到。偏偏不信,還在那裏詆毀黨不講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