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平無奇的傳統手表,可以變成一隻訓練集中力、平衡力及節奏感等的遊戲表;製造再造紙從此不再需要攪拌機、熨斗,只靠簡單工具即可。在設計師的精心創作下,玩具不再是小朋友的專利,因為連成年人都被它們深深吸引着。 記者:黃嘉寶
中五生袁日告茵憑「隨意表」獲得「2005香港玩具創作設計比賽」學生組(中學組別)金獎。她昨出席頒獎禮時表示,隨意表設有四個不同的遊戲表殼,一個訓練使用者的節奏感,只須跟隨表殼上閃燈的閃動模式,隨節拍搖動手腕。另外一個用來鍛煉肌肉,當使用者大力揮動手表時,表殼上的燈便會全部亮起來。其餘兩個遊戲則可訓練平衡及集中力。
她表示,隨意表可讓人不用浪費等車、坐車時間,「何時何地都可以玩,老少咸宜。」
對兒童不構成危險
另外,憑「造紙搞搞震」奪得學生組(專上院校組別)金獎的何曉慧則表示,鑑於以往製造再造紙的過程非常繁複,所需用具例如熨斗又會對小朋友構成危險,於是便設計一套簡單方便的造紙工具。小朋友只需將碎紙及水放入透明密封的小型攪拌器攪拌,小型膠盤就會盛載紙漿,然後用不同形狀的過濾膜製造再造紙,既安全又乾淨。
會從用家角度出發
她們的發明能否變成商品推出市場,有待廠家投資;但要設計與別不同的玩具,得獎者的心得是要懂得關心別人的需要。袁日告茵說,要多關心身邊事物及質疑生活上未滿足之處,再加點天馬行空的想像。何曉慧則指應該要多從玩具用家角度出發,想想他們真正所需。
另外,香港玩具廠商會會長葉潤權昨日表示,今年聖誕節沒有特別由電影及電視劇帶動有關的玩具需求,故電子遊戲始終會較受消費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