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來最大跌幅 通脹受控<br>美消費物價回落0.6%

56年來最大跌幅 通脹受控
美消費物價回落0.6%

美國上月整體消費物價回落,跌幅是56年來最大,主因是能源價格劇降。但上月核心消費物價仍錄得升幅,意味聯邦儲備局需要繼續溫和地加息。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於10月份升0.2%後,在11月跌0.6%,為1949年7月至今跌得最急,跌幅亦大過市場估計的0.4%。能源價格上月錄得8.0%的歷來最大降幅。不計食品和能源項目,上月核心CPI升0.2%,增幅與10月份和預期相同,反映通脹並未失控。
然而,與去年同月相比,核心CPI於10月和11月皆升2.1%,處於聯儲局可接受範圍的上限,分析員認為這意味當局仍須循序漸進地加息。整體CPI於10月按年升4.3%後,上月升幅減慢到3.5%。

核心CPI微升0.2%

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師安德森說,由於高油價的影響料會繼續蔓延至整體通脹層面,預料聯儲局未來數次會議需要繼續加息。
但A.G.Edwards&Sons首席經濟師塞耶認為,上月整體CPI按年升幅減慢,核心CPI按月計亦僅微升,可紓緩聯儲局對通脹的關注。

工業生產連升兩月

美國11月份工業生產增長0.7%,是連續第2月報升,升幅優於預期的0.5%,反映企業增加存貨,以及製造業和能源生產活動持續從風災中復甦過來。不過,上月工業生產增長仍不及前月的1.3%。
上月工廠設備使用率由10月的79.8%升至80.2%,高過預計的79.8%。
分析員表示,墨西哥灣在風災後正進行重建,加上企業採購設備和重新累積存貨,都有助刺激經濟增長,抵銷消費者需求放緩的不利影響。
另外,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公布,紐約州整體商業情況指數錄得17個月來最大升幅,由上月的22.82攀上本月的28.74,遠高過預期的19.00,為連升兩個月。
就業方面,美國上周新失業人數出乎意料地增加,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由前周的32.8萬人(原先統計為32.7萬)增加1000人,報32.9萬人,多過預期的32萬人。勞工部說,颶風「卡特里娜」、「麗塔」和「威爾瑪」對就業市道的影響輕微。
較能反映實況的4周平均申領人數上周增加6000人,達32.875萬,為5星期來最多。前周持續申領人數則升2.1萬,報260.6萬人。

數據支持杜指造好

美國股市昨天早段靠穩,受惠於該國消費層面通脹較預期溫和。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55.23(0.51%),見10938.7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4.96(0.22%),至2267.55。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20.41,報10903.92;納指升0.99,報2263.58。
在周三,杜指升59.79,收報10883.51;納指跌2.41,收報22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