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論理財:為政府財政作中期檢討

德勤論理財:為政府財政作中期檢討

政府在11月底公布,2005/06財政年度首7個月的整體支出為港幣1347億元,收入為1033億元,赤字為314億元。雖然上半年度錄得赤字,但從上月公布今年第3季經濟增長達8.2%,以及政府把本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估計的4.5%至5.5%調高至7%來看,本港全年經濟增長應較預期強勁,財政狀況亦可有所改善。若經濟表現持續理想,樂觀估計,今年全年可望錄得超過200億元盈餘。

財赤改善尚欠穩定

財赤得以大幅改善,主要是近月來經濟好轉,令政府庫房收入增加,當中來自地價的收入理想,今年9月份賣地已為庫房增添了101.5億元,連同其他勾地等地價收入,截至本年9月30日,地價收入已達219億元,佔全年預期地價收入的320億元接近七成。由於在明年3月底本財政年度結束前,預計仍有更多土地推出拍賣及被勾出,所以來自地價的收入將可較預期為佳。
另一方面,稅務局局長劉麥懿明在早前預測,本財政年度薪俸稅的稅收將較上個財政年度上升3%,而利得稅的收入更會上升5%。由於經濟好轉,加上今年從事多個行業的僱員均獲調高薪酬,我們預期薪俸稅的增長或可較預期的3%為佳。而利得稅收入亦可因稅率向上調整1.5%而錄得較為顯著的升幅。印花稅方面,預料亦可帶來不錯的收入。如果未來數月本港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全年應可為庫房帶來較預期為高的稅收進帳。
儘管賣地及稅務收入理想,金管局外滙基金的表現卻較預期疲弱。截至本年9月底,政府累計分帳只有77億元,令政府定下141億元的全年分帳目標可能未能達標。另一項令政府收入減少的因素,是立法會通過明年正式取消遺產稅,根據估計,取消遺產稅會令庫房每年少收約15億元。

開源節流初見成效

地價、稅收及金管局外滙基金等收入,均受經濟環境影響。儘管今年這幾項主要收入來源整體表現較預期理想,長遠而言,政府要穩定收入,必須從多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實施數年的節流政策已見成效,只要政府能繼續恪守紀律、控制開支,長期而言必可幫助達致收支平衡。另一方面,香港稅基依然十分狹窄,主要依靠一小撮人及企業承擔大部份的稅款,所以政府有必要加緊研究擴闊稅基,以穩定收入。
開徵銷售稅是政府重點研究的項目之一,財政司司長表明,若要開徵銷售稅,最快只可在2009年推行。我們一直認為,在開徵銷售稅前,政府應先以「用者自付」的原則檢討現有的各項間接稅及收費。若決定要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時,必須相應地調整直接稅。要穩定稅收,政府可考慮透過調整薪俸稅的稅階和邊際稅率等措施,把更多個人及中小企納入稅網。
我們期望唐司長在明年2月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提出的稅務政策不僅包括短期措施,一次性減稅或只就某些行業提供稅務優惠,未必有助香港的長遠發展。政府在適當地回應市民減稅訴求的同時,亦要配合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方向,例如鞏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推動環保,制訂合適的稅務及相關的長遠政策。
羅盛慕嫻 稅務合夥人
黃啟恩 稅務知識管理經理
德勤會計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