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 兩款面膜勁多菌

消委會測試 兩款面膜勁多菌

【本報訊】女士用以美容的面膜,原來是細菌的溫床。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四十款面膜,發現部份含菌量超標逾萬倍,隨時令皮膚或眼睛等受感染至含膿;部份面膜更含螢光物質,嚴重可引致敏感。 記者:翁煜雄、蔡朗清

消委會參考內地《化妝品衞生規範》標準,測試四十款片裝面膜,發現十四款含菌,其中兩款超標,包括「蒂芬尼亞」薰衣草及蘋果多酚明淨補濕面膜,總含菌量達三萬六千個菌,較標準一千個多逾三十倍;「DPC」激白修護面膜總含菌量更達三百三十萬個。若以霉菌和酵母菌含量計,前者亦超出標準的一百個,至三千五百個;後者更超標逾萬倍。

螢光增白劑可致敏感

該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程伯中說:「面膜比較濕,處理得唔好,細菌容易生長。」皮膚科醫生史泰祖說,面膜含菌不但減低效用,若皮膚有傷口,或面膜接觸到眼睛,甚至吃進肚裏,都有可能受感染:「塊面有可能會發炎、含膿!」
程伯中又說,今趟特別測試面膜螢光物質成份,因「有市民話去卡拉OK玩,點知塊面有螢光,懷疑係用嘅面膜有問題。」測試發現「Watsons」美白補濕面膜、「DPC」100%鎖水面膜、「DPC」激白修護面膜,都含會沾在面部的可遷移螢光物質,令面部在特殊燈光下有螢光效果;但三款面膜都沒標明含此物質,消費者「用咗都唔知。」
史泰祖說,螢光增白劑可引致皮膚敏感,至於長期使用會否有更大傷害,則仍未有定論。該會亦發現,九款面膜沒列明保質期、製造日期等。海關發言人說已將有關面膜交予政府化驗所測試,以便跟進。
屈臣氏宣布,已回收「Watsons美白保濕面膜」及「蒂芬尼亞明淨補濕面膜」;DPC面膜代理則不予置評。

《買護膚品心得》
靠朋友口碑
施小姐(學生):「我一向都係買啲大牌子嘅護膚化妝品,雖然就係貴啲,但可靠好多,唔會有細菌。」

《買護膚品心得》
只買大牌子
陳小姐(學生):「我有啲朋友用咗補濕面膜之後,塊面一粒粒,可能啲面膜唔乾淨,或係會引起敏感,所以我會買啲朋友用過話好嘅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