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談判進入第三天,各主要成員國代表仍圍繞農產品問題各自表述。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重申,美國同意於二○一○年全面取消農產品補貼,並引述有關提議獲英國首相貝理雅、部份非洲國家及G20國家的支持,但仍欠歐盟表態支持。其言論有向歐盟施壓之意。
不過歐盟也不示弱,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昨日表示,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家,拖慢了世貿部長級會議,就終止農產品出口補貼定出一個日期的商討進程。他重申,歐盟不會在農產品方面作出讓步,除非其他國家在工業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作出重要的新提議。
歐盟堅持未有時間表
根據○一年的多哈回合發展議程,農產品問題的核心有三方面,分別為:市場准入(關稅)、出口補貼及本地支持(削減對扭曲貿易的支持,例如歐盟指摘美國的糧食援助計劃)。
在市場准入方面,歐盟已同意最多削減農產品關稅六成,平均關稅水平將由百分之二十三降至百分之十二,與美國的平均水平看齊。不過,歐盟在取消出口補貼的問題上較強硬,表明除非其他國家作出類似承諾,否則不會商討逐步撤銷出口補貼的最後期限。
曼德爾森重申,歐盟會取消出口補貼,但堅持未有時間表,直至美國、澳洲等國家作出讓步。歐盟認為,已提出了削減農產品關稅四成六的方案,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巴西、印度和中國,亦需要降低服務及工業品的貿易障礙。另外,他認為,美國的食物資助計劃,不公平地幫助美國出口商。
數百名法國農民在法國首都巴黎和邊境城市示威抗議,反對歐盟早前通過減低農產品進口關稅,如果再取消出口補貼,可能會惹來更多法國農民的反對。波特曼認為,歐盟並無表態支持,可能與背後需要付出政治代價有關。波特曼說,美國十月份貿赤創歷史新高,取消農產品補貼會面對國內政治壓力,但不會導致美國在開放市場的問題上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