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宗小情侶自殺事件,又令坊間再度關注起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問題。
香港人生活繁忙,工作緊張,尤以職業女性更甚。在工作場中要雄赳赳與男士力爭平分秋色,在家又要溫婉細心肩負母親天職,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主動關心父母
寶蓮是筆者好朋友,亦是我接觸過、在工作與家庭兩者都兼顧到的出色職業女性之一。在其行業中做得標致出色,在家庭又深受子女的愛戴。兼顧得好的背後,就是一天到晚為工作為家庭四出奔走;想為自己剪個頭髮、置點新裝的時間均沒有……相信這亦是不少職業女性的寫照。
經過一天的工作,捱至下班回家,既要趕往市場買菜,又要搶時間下鍋煮飯;放下飯碗後又要抖擻精神為子女對功課,溫默書……子女入睡後才享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人人每天也是24小時,時下的少年請在怨父母少時間關心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時候,先反過來學習關心父母。你又可有撥點「打機」的時間來聆聽父母的心聲?你,又可曾犧牲過「唱K」的時間來領會父母的辛勞?
「溝通」是雙方面的,為人子女亦不可事事被動地等待父母來關心自己。父母也是人,他們同樣需要你的關心。下次,當你想父母來關心你時,請先主動關心一下他們,這樣定能收到一個比你預期更大的效果。
柯文滿([email protected])
15年專業教育經驗,近年以營養及飲食顧問身份出版著作,並同時義務為多本育兒雜誌擔任顧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