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常人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九六年,在一家外貿公司擔任開發部經理的王瓊,成為全國改革浪潮中下崗再就業的一員。但同年十一月五日,西安的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的舉行,卻改變了她的命運。
九年前下崗的王瓊,因在一個博覽會上,觀察到很多農民對有機和液體農用肥料格外關心,靈機一觸,用盡僅餘的三千元(人民幣.下同)積蓄,當場買下了一個新型液體肥料的知識產權。不久,一個新型液體肥料「果麗丹」面市。它不僅令國產的水果表皮光滑、果實纍纍,還令她成為時值十四億七千萬港幣、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今年中國最具潛力的百家民營企業之一的楊凌博迪森股份有限公司的CEO。
用盡積蓄買知識產權
一心擬到會展碰運氣的王瓊,要不是細心觀察,發現農藥化學這類產品價格可以讓農民接受,還可以提高農用產品的質量,就不會抓着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當一個全新的農藥化學產品「果麗丹」面市時,保守、靠土地吃飯的農民,卻不敢輕易採用。頻頻往農村推銷的她,往往是磨破了嘴皮子,農民才同意試用她的產品,並讓她來年再來查看試用後的情況。
王瓊名義上是工廠的廠長,實際上還集供應、銷售、會計等職務於一身。對於這段經歷,她概括為「四個千萬」,就是「想盡千方百計,走進千家萬戶,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一年試用期過後,農民紛紛找上門向她購買「果麗丹」。她與其他投資者在九九年組建了楊凌博迪森生物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並在今年九月底在美國上市,成為全亞洲首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農化企業,亦創了境外企業在美上市由申請到獲批的最短時間的紀錄,前後僅用了五十天。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