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峯會被視為東亞建立類似歐洲一體化的「東亞共同體」的第一步,目的是要與美國和歐盟三足鼎立。但要建立東亞共同體殊非易事,成員間經濟發展步伐不一,加上明爭暗鬥,令東亞一體化有着先天缺陷。
中日作為東亞的經濟核心,在推動亞洲一體化的重要性,相當於歐盟的「德法軸心」,但中日未能像德法一笑泯恩仇,彼此因歷史、領土糾紛和戰略利益而鬧僵,在峯會上不瞅不睬。
難推亞洲單一貨幣
美國和日本擔心,中國在主導「上海合作組織」後,利用東亞峯會的契機,企圖把美國主導的亞太經合組織架空,削弱美國在亞太區影響力。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日本,力邀澳洲、新西蘭和印度加盟,稀釋中國的影響力,並為將來爭做龍頭暗中部署棋子。
除了明爭暗鬥,要落實東亞經濟一體化,推行亞洲單一貨幣殊非容易,因為日韓是工業化國家,老撾和緬甸卻是落後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懸殊,財政狀況不一,加上亞洲各國政治情況比歐洲更複雜,要各國放棄本國貨幣,恐怕困難重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