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一中學體育教師,最近就抱怨學校籃球隊難教。每次要他們多練基本功,多練體能,就會聽到學生大喊辛苦;然後就問幾時會教插花、後手運球、射三分,難度不高的都不開心。
愈高難度愈易出頭?
吐完一輪苦水,他都不忘潤我兩句:你睇開NBA,打波都係咁上緊,唔高難度,唔玩嘢唔開心㗎啦。不單止他有這種錯覺,連大部份新一代NBA球員都以為,要在聯盟打出頭,一定要苦練killercrossover、windmilldunk、angle-breakingmove等高難度動作;要不然就是二十七呎跳射,又或在人堆中fadeaway。所以聯盟趨勢就是命中率愈來愈低,間接令球星們起手次數上升到難以容忍的地步。
若你看活塞比賽,可能會覺得很神奇,為甚麼排骨仔咸姆頓可以每場輕鬆射入三十分?仔細再看,就發現他在只是走空射中距離;如是者不斷重複,每仗就穩定有二十多分進帳。
作為僅次於拜恩的得分後衞,咸姆頓強項是基本功。沒有出色彈力且身材瘦弱,能力壓眾多出色二號位球員,全賴每天練跑和中距離投籃練習,配合不厭其煩地觀察敵人防守模式;這更令他成為今季唯一的「180會」成員:意即二分和三分的命中率逾五成、罰球則逾八成。有多難?史杜阿高域、尼殊、奴域斯基通通做不到!
籃球沒有藝術分,只要把球放入籃框就有二分;哪為甚麼捨易取難,不做好基本功而沉迷不切實際的東西?「籃球不只是入樽和插花。」咸姆頓說。「射波和基本功,才是籃球的全部。」這位籃球達人如是說,新一輩籃球員,收到沒有?
仙道彬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