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靈隱寺便是漫山遍野的龍井茶山,過了梅靈隧道便是天竺山,文碧峰與雲栖竹影之間便是梅家塢,幾年前流行起吃農家菜,茶農們迅速將自家的房子變成私房菜館,賣的菜式千篇一律,油得要死,車子未停定搶客喊叫聲彼起此落,似泰國巴堤雅沙灘,厭倦得很,說過不再去。
詠儀是廣州《新現代畫報》的編輯,知我在杭州,發來短訊,要我一定去嘗「江南驛」。那是離開「花港觀魚」不遠,以秋天賞桂花馳名的「滿隴桂雨」旁的下滿覺隴路32號的青年旅社附設的菜館(電:86-571-87153273)。
住的地方乾淨企理,小山坡上看山賞林最好。那菜式在余主人「兔子」小姐周遊中國及海外後結合杭州家常土菜創出來的樸素菜式,份量也夠大,好吃之外易飽人。
來過這裏的人無不歡喜盤算下次再來吃之外,還要在這山間旅舍停一兩天,行山散步賞景,喝茶吃菜更是西湖邊上風景線的最佳享受。
揭開簡單菜牌,見裏面有一道名叫「貓貓吃的魚」,一見歡了,知道自己來對地方。但我還是點了帶辣的酸菜魚,連「兔子」也大力推介這味,才賣三十八元,但上枱一大盤,源自四川的名魚。不比水煮魚的麻辣多油,酸菜魚比較清淡,比較惹味,老闆娘沒有介紹錯,果然合味道,無花假。
油燜冬笋卻要二十五元,這個寒冷天氣掘笋人也辛苦,以油及醬燜出來,清香爽甜,如果不是菜點得多,乾是這味香口嘢便足夠飯桶們吃上三大碗米飯。難怪從前勞動人民特別愛這號菜式。
薺菜豆腐,十幾元;菜本野性,在田邊山邊採摘,剁碎了,撒在切成小方塊的豆腐上,加上鹹蛋黃碎汁(想起這個寒冬黃昏,斷橋內西湖欲落的日頭,滿湖金黃,念起流浮山后海灣日落,很久未嘗),蒸熟,那菜鹹香,豆腐滑溜是香港永世也吃不到的好(奇怪香港菜好而多,就是沒有好豆腐。)
還有十分特色的南瓜炖子排,以南瓜茸炖出的小排骨,味香濃;臭豆腐炖牛肉那味才臭上兩條街,但幽幽暗暗之香在空氣間久久不散(酒店旁有餐廳叫「暗香」,江南人文豐盛,文化水平果真高上幾皮!)還有不少讀來吸引的菜式,另有一些只在特定季節提供,例如香椿(小香菰)炒蛋便註明「春天」,多麼雅緻!有空來杭州,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