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雖獲資助 自付費用仍吃力<br>12歲韓童代父出征

示威者雖獲資助 自付費用仍吃力
12歲韓童代父出征

【本報訊】香港生活指數高昂,外國反世貿組織成員來港示威抗議,除了考慮人身安全外,還要負擔昂貴的旅費及留港期間的生活費。來自菲律賓的漁民主要靠非政府組織資助,每日只有十美元(約七十八港元)作膳食及交通費,而為補償來港示威不能捕魚的損失,其家庭可獲每日一美元(約七點八港元)補貼。南韓農民雖有團體資助,但仍需自費整個月收入約七千港元來港。 記者:羅偉光、薛家傑、黃江奇

約有一百二十多名成員來港的「東南亞漁業尋求公平網絡」,聯絡人Daniel透露去年三月已策劃來港行程,獲多個非政府組織資助數百元至一千元美金捐款集腋成裘才能成行,每名成員機票連住宿費用約四百五十美元(三千五百一十港元),來港後每人每日有十美元(約七十八港元)作膳食及交通費。
Daniel續稱,由於漁民來港後不能出海謀生,故組織會向他們的家庭發放每日一美元(約七點八港元)作補償,以彌補因出國示威帶來的損失,他說由於經費不足,並非人人可入住酒店或旅館,部份人只可暫居香港友人家中睡帆布床。
南韓農民組織「韓國農民連帶」成員朴容理稱,來港旅費主要由組織資助,其他費用則需自付,他估計這次總支出約七千港元,差不多是他整個月的收入。他說香港物價不菲,為節省開支,留港期間要節衣縮食,主要吃飯盒及由韓國帶來的泡菜,而該組織有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兒童隨團,因為他的父母忙於務農不能抽身,故派出兒子來港代表抗議。

來港期間要節衣縮食

東南亞農民、漁民旅費有限捉襟見肘,來自德國的環保組織WEED的項目經理Alexis稱,這次共有八名成員來港,旅費由非政府組織及大學研究經費撥出,他自德來港單是機票已需約一萬港元,在港期間食宿開支估計也需數千元,一些身在東南亞的成員則可節省一點旅費,幸好大會提供電腦及通訊設施予非政府組織,令他們可省下一筆支出。
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統籌區美寶稱,聯盟財政緊絀,沒有能力資助海外團體,外國示威者的橫額及標語均需自費製作。

「東南亞漁業尋求公平網絡」聯絡人Daniel昨日跳海抗議世貿的協議損害南亞漁民利益。而為來港示威,他們需向非政府組織籌募旅費。 美聯社

跨國財團藉世貿協議揮軍全球拓展商業王國,來自台灣的示威者倡議小社區經濟,不讓財團壟斷市場。 葉志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