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怨醞釀多時 各族裔互猜疑

積怨醞釀多時 各族裔互猜疑

澳洲總理霍華德刻意淡化今次騷亂,強調只是流氓行徑,不要把事件誇大成種族衝突。但分析家指,當地白人和中東裔人士的積怨醞釀多時,澳洲本來就欠缺種族和諧,又沒有多元文化主義,令黎巴嫩裔移民無法打入白人主流,淪為二等公民。

澳洲沒有多元種族主義

極右翼的澳洲第一黨黨魁塞勒姆將騷亂歸咎於政府放寬了非白人的移民政策,英國在十九世紀時實施「白人澳洲」政策,排斥中國移民,直至一九七三年才開始吸納其他族裔移民。
悉尼研究所所長亨德森表示:「騷亂並非是多元種族主義失敗的證據,而是當地根本就不存在多元種族主義。」悉尼貧民區的中東裔人士失業率是全國平均的兩倍,犯罪率也特別高,而悉尼有不少酒吧都拒絕招呼中東裔人士,令黎巴嫩裔青年感覺受遺棄。
克羅納拉的白人居民投訴,黎巴嫩裔青年經常到來滋擾和喝罵女遊客,只因她們穿了一件比堅尼泳衣。多諾霍說:「黎巴嫩裔青年瞧不起我們的女性,他們沒有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方式。」
澳洲白人向來看不起中東裔人士,九一一襲擊和印尼峇里爆炸案令白人對中東裔起疑心,令雙方關係變得更糟。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