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破除貿易壁壘 富國責無旁貸 - 盧峯

蘋論:破除貿易壁壘 富國責無旁貸 - 盧峯

與最近幾次世貿組織會議或國際性會議所引發的抗議示威相比,昨天的反世貿大遊行已算是平和克制,遊行的群眾在鬧市集會遊行期間完全是和平有序的,並沒有任何過激的行動,更沒有造成任何破壞;即使有少數反世貿的示威者最終以身體衝撞的方式衝擊警察的防線,衝擊的行動也是在遠離鬧市、遠離民居、遠離會場的示威區附近發生,對市民、對交通完全沒有任何影響。我們期望反世貿的團體、抗議的群眾及維持秩序的警務人員繼續保持克制,不要採取任何過激或暴力的行動,以免衝突升級而導致更多不愉快的場面、更多人命財產的損害。
在昨天的反世貿遊行中,代表農民、農業的團體及群眾佔了多數。這個現象不難理解,一方面因為農產品貿易協議是今次世貿部長級會議的焦點,另一方面也因為農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或貧窮國家在過去的世貿談判及協議中沒有得到甚麼好處,有的處境更是愈來愈差,他們對世貿會議、對世貿談判自然特別敏感、特別關注。
跟製造業及服務業不同,農業由於受到大量自然及特殊條件包括土壤、氣候、作物種類的限制,從事農業的農民特別是中、小型農場要適應新轉變、新經濟政策、新貿易規條的能力比較低,特別是當新的規定或協議衝擊他們的主要作物如咖啡、稻米時,他們的所有儲蓄、投資便會隨時泡湯,甚至一家人、一整條村的生計也成問題。偏偏發達國家、最富裕國家卻不肯正視這個情況,反而藉着大規模的農業補貼、反而藉着各種各樣的進口限制措施令本身的農產品在世界市場佔盡優勢,而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則因為沒有補貼、則因為發達國家關上大門而沒有出路,只能在穀倉、在棉花倉中發霉。結果,不少貧窮國家的農民根本沒有因為世貿協議而得益,反而因此而受害。像這樣有名無實的自由貿易、像這樣一面倒有利富裕國家的貿易狀況,怎能不讓發展中國家的農民疑慮重重、憂心忡忡呢?

我們認為,要讓今次世貿部長級會議取得突破、要回應發展中國家人民特別是農民的憂慮,關鍵在於發達國家、富裕國家特別是歐盟、美國、日本等下決心放棄各種各樣令價格扭曲的農產品補貼、放棄各種各樣旨在保護本身農產品的關稅及保護主義措施,讓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能在真正自由的市場上跟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競爭、讓發展中國家的農民能倚靠農產品出口逐步改善生活而不是倚賴國際援助度日。事實上歐盟每年用在農產品補貼的金額超過七十億歐羅,而減少了這筆巨額的補貼將可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帶來大量的出口機會,歐盟等發達國家為甚麼還要猶豫、還要死抱着這些扭曲市場、扭曲價格的補貼不放呢?這對推動真正的自由貿易、對協助發展中國家脫貧有甚麼好處呢?
是的,歷史的經驗、香港的發展經驗都清楚指出,自由貿易是促進經濟發展,協助國家或地區脫貧的不二法門;但發展中國家現時面對的是補貼多多、障礙重重的貿易環境,他們根本嘗不到自由貿易的好處、根本看不到自由貿易的好處。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由富裕國家首先打破各種貿易障礙,為發展中國家、為全世界營造自由貿易的環境、營造改善經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