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月約有十宗因佩戴隱形眼鏡而導致出現角膜炎的個案,患者需要進入公立醫院治療,今年首九個月已有九十四宗,半數患者是感染細菌或真菌,其中更有六人使用的隱形眼鏡盒內被化驗出有細菌。有眼科醫生表示,較常見患者是繁忙的年輕人,由於不注意佩戴衞生所致,部份人的角膜更因而留下疤痕,永久損害視力。 記者:梁洵瑜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自今年八月,發現在兩月內有四人因佩戴隱形眼鏡不當導致出現眼角膜炎。醫院管理局統計與隱形眼鏡有關的角膜潰瘍個案顯示,由今年一月,每月都有數宗至十多宗或人次入院,直至九月共有九十四宗個案要入院治療。東區醫院上月也有病人因佩戴隱形眼鏡而導致角膜炎,經抗生素治療後康復,但角膜還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在九十四宗個案中,四成的臨床樣本驗出含有細菌,一成感染真菌,餘下的包括樣本培植不到微生物或沒有抽取臨床樣本作化驗。雖然醫管局沒有為每名患者使用的隱形眼鏡盒作常規性化驗,但仍在六名患者使用的隱形眼鏡盒中找到細菌或真菌。衞生防護中心又在市面購入數個隱形眼鏡消毒藥水作化驗,未發現有任何細菌或真菌。
患者以年輕人較多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教授陳偉民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角膜炎可由多種細菌及真菌引致,其中以阿米巴變形蟲及屬於假單桿孢類的綠膿桿菌最嚴重,前者一年內有一至兩宗個案,後者則可在極短時間內惡化,「隻菌好惡,破壞力以小時計算。」故感染後一、兩日情況已很嚴重。真菌方面,有微生物學家指出,近期個案以感染鐮刀孢菌較多。
陳偉民說,留意到今年佩戴隱形眼鏡引致角膜炎個案較以往為多,但原因未明,或與呈報或夏天感染較多有關。患者以年輕人較多,尤其是二十多歲剛投身社會工作的人士,因工作繁忙,又不注意佩戴隱形眼鏡衞生,如唱了卡拉OK一晚後仍戴着眼鏡睡覺、戴着眼鏡游泳,甚至一直沒有清潔隱形眼鏡,「乜嘢情況都會發生,有人完全唔洗隱形眼鏡。」
太遲治療眼會含膿
角膜潰瘍病徵主要是眼睛刺痛、流眼水、眼紅、怕光,若不及時治療,眼睛會含膿,視力變得模糊。輕微個案可用抗生素治療,但嚴重者會令角膜留下疤痕,永久影響視覺。有個別患者更需要移植角膜。
至於私家醫院求診個案,浸會醫院眼科中心顧問醫生梁大成表示,該院每月約有一至兩宗與隱形眼鏡有關的角膜炎個案,情況與以往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