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察查案時有時會套取涉案人士的指模,而有學校竟然有樣學樣。坪石邨一間小學為找出一宗偷竊案的小偷,把一班約三十名學生全當作疑犯,要他們打手指模,以便用作核對贓物上的指模;校方解釋這做法是要跟學生「打心理戰」,希望有人受嚇而自首。但有家長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校方濫權,傷害學生。 記者:倪清江
發生打手指模風波的坪石邨聖公會聖約翰小學,涉及五年級三十名學生。事緣十月七日臨近放學時,有學生發現共失去兩部電子辭典及二十元。
有學生被嚇至痛哭
有聲稱是五年級D班的家長代表近日向傳媒、立法會議員及教育統籌局等發出投訴信,指班主任及訓導老師在事發翌日要該班學生打手指模,並警告學生會報警拉他們坐監。該家長稱,其子當時被嚇至哭起來,連說自己「沒有偷錢,不是賊,不要打手指模,(學校)不要拉他去坐監」;他批評打手指模侵犯學生私隱,做法離譜。
該校校長蕭慧芬昨日稱,要學生打手指模,是想令偷竊的學生怕被查出而自首,當日教師先帶領該班學生進行祈禱及「見證」,但無人承認偷竊,後來才出硬功要學生打手指模,當時向學生稱是為了日後找出贓物時可以核對,而這是要跟學生「打心理戰」。
蕭慧芬承認最終找出偷竊者不是該班學生,但強調沒有學生受困擾或不願上學,在事後亦已銷毀指模資料。
該名家長不滿校方沒有向被迫打手指模的學生道歉。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說,在法律上學校不應收集學生指模,該校處理手法是過於心急及不當。他相信事件會令學生受驚及造成傷害,促校方安撫學生。
收到該投訴信的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昨看過信件後,也批評校方做法不當,「小學成日唔見嘢,學校應有經驗去處理,唔應該恐嚇學生。」教統局昨回應稱,該局會作出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