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貿一百四十九個成員國今日在本港召開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將討論一系列重大貿易議題。不過,對於是次會議數個極富爭論的議題,能否達成一致意見,各國貿易官員均不樂觀。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昨日在港指出,農產品問題是今次會議的最大挑戰。在「所有議題均要一起通過」的原則下,農業問題一日未達成協議,其他問題縱有共識,也將無法簽訂協議。 記者:范國忠
波特曼稱,美國將要求歐盟及其他國家,把可免除大幅降低關稅的較敏感農產品的品種,盡量縮窄至一個較小範圍。他表明因時間有限,美國期望今次會談可於一些核心問題上取得進展。他又稱,美方認為「打折扣」的協議不是好協議,因為所達到的開放程度很低,又或者是代表補貼減幅很小。他補充,美方將向歐盟提出敏感產品的具體數量,以及如何對待這類產品。他指出,華府希望各方就削減製造業產品關稅達成具體方案,並能進一步為經修改的服務業談判內容設定最後期限。
歐盟無意進一步補貼
不過,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指出,歐盟暫無意進一步削減農產品補貼,呼籲外界不要將焦點過份集中在農產品問題上。他又表示,希望會議可縮窄分歧,取得進展。他相信,今次會談未必取得協議,但明年初仍可舉行部長級會議,趕及明年底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否則○七年中當獲國會授權簽署貿易協定的貿易促進會任期屆滿時,便難以成事。他希望香港會議可以理出一套方案,為明年底前簽訂貿易自由化協議作好準備。
世貿總幹事拉米表示,談判雖然痛苦及艱巨,但在農業問題上將有顯著進展,發展中國家將有收穫,因為他們在世貿組織中佔大多數。拉米出席一個國際商會會議時稱,世貿三分之二成員是發展中國家,談判的方向若不按他們的要求,很難達成共識。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則表示,會議能否有成果取決於各國部長,與會部長需為未來談判訂出方向,令農產品及非農產品准入等議題盡快解決。
不過,英國生產力能源及工業大臣莊翰生表示,除非有奇迹,否則會議難以取得進展。但他指出,若與會成員能更坦誠談判,相信多哈回合談判有可能在明年底有結果,希望香港會議是達致會談成功的跳板。
發展中國家討價還價
巴西外長阿莫林說,除非出現奇迹,否則相信難以在今次會議達成協議。他認為,目前最大分歧仍是農產品補貼;歐盟方面只願意削減進口關稅三成八,遠未達致巴西的期望,他強調若已發展國家願意降低對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限制,發展中國家則願意在開放工業及服務業方面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