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好股」急跌不可掉輕心

投資學堂:「好股」急跌不可掉輕心

日前在一個飯局中,碰到機構投資者A君,閒談間,A君講到早前一個頗有趣的遭遇,不妨與大家一談。話說A君數月前持有某電子股,其間該股的股價由25.26元反覆下跌,於是A君致電給某大行的分析員查詢,該分析員跟他說,該電子股基本因素良好,沒有甚麼大問題。A君聽罷後,便安心繼續持有該電子股。
可是該電子股的股價在數日後繼續下跌,已由25.26元跌至20元大關,A君於是致電給另一個大行分析員,該分析員亦同樣表示,該電子股的基本因素良好,沒有甚麼問題。由於A君在股壇已打滾了十多年,眼見該電子股反覆下挫,跌勢一點也沒有緩下來的迹象,連20元大關也好像「守不住」,情況有點不對勁,A君於是不再理會分析員的建議,毅然將他持有該電子股的股量,全數在20元水平一次沽清。
在A君沽清該電子股後數月,該電子股的股價已進一步下跌至10元邊緣,A君幸慶他當時毅然沽清該股,一股也不留,否則現在便麻煩了。至於為何分析員表示該股沒有甚麼問題,但其股卻大幅下瀉?A君根據其經驗估計,這可能是該電子股正醞釀一些重大負面因素,分析員尚未察覺,但該電子股的行內人士或其他大戶卻已嗅到「燶」味,於是先行沽貨。

大戶持重貨未必看好

筆者發覺類似情況近期亦在另一隻電子股中出現,例如該電子股在剛公布極之驕人的業績,盈利倍增,但持有該股的其中一個基金,卻大手沽售,其股價亦在業績公布後持續下挫,一點也沒有受強勁業績支持。類似情況就是該基金沽售後,而近期有一些分析員卻持續建議吸納該電子股,但該電子股的股價卻繼續偏軟,與上述A君的情況相似。筆者估計,當中可能有些負面因素,是分析員尚未察覺,但因「真金白銀」投資該股的大戶可能已嗅到燶味,於是趁好消息出貨。
另一方面,筆者發覺有些時候,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等大戶亦有其難處,例如他們持有5、6%某股的股權,大約相等於數千萬股股數,某日當他察覺該股有些不利因素,於是欲趁早沽清,可惜該股平日交投僅得十多萬股,故此若要以一「好價錢」沽清,真是談何容易,惟有靜待一些利好時刻,例如其業績不俗而分析員正「柴娃娃」建議吸納時,趁機一次沽清。
有些時候,某工業股股價持續下跌,但你卻察覺持有該股的基金及機構投資者,依然持有該股頗龐大的股數,你不要誤以為這代表大戶們仍然看好該股,箇中原因可能是該股交投太少,根本上大戶們出不了貨,並非他們不想沽貨。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本港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