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襲擊內地,中國四大「火爐」城市之一的重慶市近日氣溫跌到攝氏十度以下,且因天雨濕滑,最近三天內共發生近五十名工人墮樓意外,造成十人死亡。死傷者幾乎都沒有配備安全帶,暴露了該市在職業安全上存在大漏洞。
據重慶市120救護熱線電話統計,近五十名工人墮樓事件都在本月九日至十一日三天內發生,事發時間多在氣溫較低的上午。當中大坪醫院在這三日就接收了十二名墮樓受傷的建築工人,大部份屬重傷,傷者多以顱腦損傷或骨折等為主。
天雨濕滑氣溫低
本月十一日上午九時許,王姓建築工人在渝中區建築工地貼外牆磚時,從四米多高的鋼架摔下,腦部嚴重受傷,眼球爆裂,面部變形,經醫生搶救傷勢暫時穩定,但未脫離危險期。另一名民工在本月九日攀爬江北觀音橋的塔吊時,從十三米高空掉下,造成雙腿骨折。剛脫離危險的黃姓建築工人則從三米多高的鋼架摔下,他本想抓住鋼架,但由於下雨濕滑,他未能抓住光滑的鋼架而摔傷。在沙區陳家橋墮樓的民工上午站在五米高的建築架上,因感寒冷全身打冷戰而摔傷,至今仍在重症室留醫。這些受傷的工人在發生意外時均未有佩戴安全帶,或沒有其他安全保護,以致墮地後傷勢都較重。
意外頻生10人死
大坪醫院創傷科副教授蔣東坡指出,工人墮樓意外頻生,除了因部份地盤和私人建築對安全施工不夠重視外,另一關鍵是南方冬季的特殊氣候暗藏「殺機」。據悉,近日重慶氣溫都在十度以下,而且有小雨。蔣東坡表示,低溫和穿着的衣物增多,令人體運動的協調性和活動能力受影響,對危機的防範能力也減弱,同時因雨水多,建築設施濕滑,也易造成工業意外。他建議工地應進一步搞好安全保護,而工人作業前也應先活動身體。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