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六日的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今天揭幕,為防範遊行示威發生事故,港島商業區的商業及零售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經濟學者認為,受影響的經濟活動對本港整體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
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表示,世貿會議或對本港部份經濟活動造成不便,但只是為期一周,而且這類國際大事在港舉行「十年唔逢一潤」,可取得難得的國際經驗,「其他地區想要都冇」,他認為香港人應遷就。他希望這次談判有圓滿結果,而這類會談未到最後一分鐘也不清楚結果,他仍然樂觀。
逾萬人來港現商機
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客座助理教授鄒偉業也認為,雖然會議為本港商業活動帶來不便,但影響只是一次性;本港常有示威遊行活動,相對而言,世貿示威對本港經濟影響更小。另一方面,逾萬名海外人士出席會議,為本港酒店和食肆帶來新的生意機會。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早前指出,世貿會議若能令進口地區撤銷對本港十大出口產品的進口稅,這些貨品即可節省高達七十六億元的關稅開支。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會長李景熹估計,若世貿會議能將珠寶業不公平的競爭消除,歐美國家減去對中國及香港製造珠寶的關稅,並跟印度和泰國等國家看齊,整個珠寶行業估計可節省高達十至二十億元關稅。
據世貿估計,九三年達成的烏拉圭回合協議,使全球的收入增加了一千零九十至五千一百億美元;有經濟學者估計,只要把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貿易關稅削減三分之一,世界經濟便可增長六千一百三十億美元,差不多增加了一個加拿大的經濟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