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小說家可以帶領潮流,讀者看完小說後對某些事物得到更深的認識,產生興趣,於是就在真實世界中發展這種興趣。
商品競爭白熱化,有時只乖乖地刊登廣告也不足夠打入消費者記憶。不難發現報章新聞像與廣告有一種曖昧關係,例如先是港聞版一個調查什麼食品有利抗癌的報道,翻後幾頁就是出產那種食品的一個品牌登的廣告,最小限度你看到那個調查報告的發表時間與廣告刊登的時間是非常配合的。
於是,商品的宣傳再尋找其他範圍和渠道,就例如一間車廠與小說出版社協定推出以飆車為主題的愛情小說。
最近更有一間美國藥廠給小說出版社稿費,要求作者寫一本關於恐怖分子在美國入口的加拿大藥中下毒,引起國際驚恐小說。
從前作家寫小說,也希望盡量不要損害其他人或團體的聲譽和利益,這是道德,也是自己避開麻煩,但如今有人借筆殺人,給錢去左右作家的創作自由和藝術性,你是作家你會接受這種交易,你會不會稱這是不太道德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