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政治人物可不像咱們泛民主派議員的飯盒會那麼自由,他們討論的機密事項不容易漏露出去,至少漏露的速度慢得多。楊文昌在九月二十三日可以向英國《每日電訊》表示,中國政府內部正討論香港應在二○一二還是二○一七才可以普選特首,討論應該是已到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顯然已討論了一段日子。
回想我們在九月前便十分着緊尋求與中央當局溝通,談香港的政改方案,推進民主普選,因為在中央未有定案之前談才會有意義,一旦已經定案,那麼會面也只會是由上而下的解釋,我們的意見也不能起什麼實際作用了。當時,泛民主派的議員都同樣努力尋求溝通渠道,而傳媒亦密切注視任何發展。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最後會不會有機會,九月三日,我們四人上北京出席國際法律會議,傳媒也就天天問我們會不會見到什麼中央要員。
結果當然就是沒有實質結果。其後很多個別人士私下不時跟個別議員接觸,他們告訴所接觸的議員他們來自內地的不同機構,或與中央某些機關或要員有密切連繫,但我們只能概括地稱他們為「中間人」,因為無由證實他們的真正身分地位和作用。這種形式的「溝通」當然不是最健康的方法,更容易引致誤傳消息和引起猜疑,但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必須把握每一次機會,把香港需要早日實施普選的理由及香港人的強烈訴求,向這些「中間人」一次又一次地提出。
我始終有個強烈的信念,中央當局之中是有開明人士支持香港民主普選的;即使北京這一刻沒有共識,我們更應堅持下去。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是會爭取到民主普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