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人同行 雕塑最搶鏡

四千人同行 雕塑最搶鏡

激進暴烈的示威是過往舉行世貿會議城市常見的場面,參與昨日大遊行的四千名示威人士卻以多元、包容的方式,和平地表達同一個堅實訴求,不同膚色人種在各有特色的打扮、遊行道具及民族服飾映襯下,或以不同的語言喊口號、或載歌載舞,令這一場反世貿序幕遊行活動,變得更像一個人人自得其樂的盛大嘉年華。

世貿怪獸在政府總部消滅

遊行隊伍最惹人注目的肯定是遊行人士別出心裁的道具,其中製作「國殤之柱」的丹麥創作人高志活專誠為是次世貿會議設計的雕塑《飢餓男孩》及《瘋牛症》最為搶鏡。近十個瘦骨嶙峋的男孩銅像,以及一隻真實的牛隻標本,吸引不少途人注目觀看及議論紛紛,誠如高志活的創作意念,期望透過雕塑,提醒全球正存在一群被不公平貿易狠狠剝削的社群。
代表十七個亞洲勞工團體的ServiceoutofWTO製作的巨型吹氣怪獸,絕不較銅製雕塑遜色。象徵世貿禍害的怪獸一身嚇人的咖啡色身軀,龐大的身軀上是一個細小的頭顱,面部表現出猙獰的神態,加上八隻長長的「魔爪」四處伸張,表達的訊息明顯不過。遊行人士抵達政府總部終點後,合力戳破巨獸的身軀,寓意世貿會議將與巨獸洩氣的情況無異。
昨日遊行隊伍是一支「聯合國部隊」,當中包含不同膚色的人種,歐、美、亞、非洲人士站在同一陣線。部份海外示威者選擇穿上民俗服裝參加遊行,日本農民夏祭的和式服裝及頭巾、南亞民族顏色豔麗的紗線羅裳,以至非洲土著的薄紗寬袍,均見混雜於遊行隊伍中,各自各精采。

廣東話口號:抗議世貿

說到嘉年華,歌聲、鼓樂聲及舞影自然不可或缺,國際歌及團結歌的樂聲,敲動鑼鼓震出的激昂節奏,以及扭動身軀的舞影,為遊行平添了熱鬧的氣氛。然而,參加遊行人士深曉入鄉隨俗的道理,每當義工叫出「抗議世貿」口號,各人的語言頻道即統一起來,同以一句地道廣東話「抗議世貿」和應。
本報記者

外傭團體穿起亮麗的民族服裝參與遊行。
區民傑攝

有海外反世貿示威昨在臉上寫上「JunkWTO」,振臂高呼反世貿。
張志華攝

丹麥雕塑家高志活另一作品《瘋牛症》雕塑,原擬在維園吊起,但遭康文署反對。

示威者打扮成3K黨,拖着「金人」遊行。
梁祖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