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br>小腦萎縮症患者用不同角度看人生

醫療故事:
小腦萎縮症患者用不同角度看人生

患小腦萎縮症的莊金雄是一個病友組織的執委,除了協助組織的日常運作外,他又經常以自己患病的經歷,勉勵其他病友樂觀面對病情。不過,原來積極背後,他也曾走過一段灰暗的日子,更試過多次自殺。今天,四十九歲的他學懂用不同角度面對生命的無常,更堅信只要不放棄,一定可以跨過難關。

常胡思亂想曾自殺

十二年前,從事建築業的莊金雄正值壯年,突然出現視力衰退的情況,其後連走路也出現困難,一年後更完全失去工作能力。雖然如此,但醫生卻遲遲未能斷症,直至六年後才證實他患上小腦萎縮症。提起往事,莊金雄依然激動,他邊抹眼淚邊說:「當時好大打擊,好絕望,覺得人生無晒意義。」除了未能面對患病的壓力,旁人的歧視眼光也令他感到自卑,於是終日留在家中胡思亂想,更試過多次自殺。
經過數年灰暗的日子,莊金雄由行動困難變成殘障,但坐在輪椅上的他反而從絕望中振作起來。他表示:「參加咗呢個(病友)組織之後,見到其他病友都好積極,發現原來人生可以有兩個角度,睇吓你用邊個角度睇。」兩年前,他成為該病友組織的執委,此後更經常致電聯絡其他「鬱鬱埋埋」的病友,分享自己的經驗,期望打開他們的心結。
莊金雄謙虛地表示:「其實都無話邊個幫邊個,只係透過互相幫助、關懷同支持,希望可以大家一齊振作。」他又鼓勵長期病患說:「人生無十全十美,遇到有困難要盡量克服佢,只要唔放棄,每個難關都總會過到。」

不再介意別人目光

莊金雄說,不少人會對他們投以歧視的目光,但他認為歧視只是源於誤解,並堅信要別人諒解自己,就要先諒解別人,所以不會介意別人的目光。他認為,公眾對小腦萎縮症普遍缺乏認識,才會出現歧視的情況,所以希望政府對於有關病症提高宣傳和教育。
記者:趙燕婷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