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港股本周會有大波動

投資萍語:港股本周會有大波動

上周港股主要仍在14800至15200的區間上落,但恒指於個別交易日的高低波幅,及市況的突變卻令投資者側目。這反映市場仍缺乏明顯方向,恒指在15000點以上水平及面對今周大市的變數,投資者對後市既不會過份看好,但亦不會貿然看淡。
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由於美國聯儲局本周二議息,當日亦是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港展開,面對這兩大因素,一是採取觀望態度,否則也只會採取短線「博一博」的心態。
這兩大因素中,前者總較容易掌握,加息1/4厘已是市場共識,會後的聲明內容或令美股較不明朗,但這往往視乎市場如何演繹聯儲局未來息口政策,若聲明內容非作重大改動,儘管市場如何解說加息周期是否延長,對今周美股及港股的影響料也較短暫。
相反,一連5天(12月13日至18日)的世貿會議仍是焦點所在。但這個「焦點」並不表示筆者認為今次會議對港股將有真正影響。在過去兩三星期以來,各方面人士均討論及關注世貿會議對香港造成的影響,但當進一步討論到「影響如何」的問題時,大多又講不出甚麼內容。由於今次會議在港舉行,而過去在其他地區(尤其是美國)舉行世貿部長級會議時,均有不少激烈的示威活動,因此各方人士已將世貿會議焦點放在示威人士身上,對會議內容的關鍵及是否有真正影響已有所忽略。

趁低買滙控中移動

無可否認,會議能否順利舉行及達成協議,對香港即時的社會秩序影響甚為直接,示威人士或會對交通及若干地區的營商人士造成即時打擊,目前不少機構調動其員工及動用後備營運中心亦是影響之一。但其實今次「多哈回合」談判,涉及全球不少國家的問題,談判內容除了農產品補貼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滿的議題外,也包括服務業以及非農產品的貿易障礙等,因此,今次會談對歐美及亞洲區的市場反應亦不容忽視。對香港來說,歐美國家對當地農產品補貼問題不會有直接影響,但本港入口農產品價格及會議談判成功,間接對香港貿易及金融業的影響都是存在。
可以預期今周美股及亞洲區股市均受世貿會談所左右,而港股更增添世貿會議能否順利舉行的額外因素所影響。示威人士的情緒反應及談判進度等消息,亦將影響投資者的入市情緒,港股表現也變得特別敏感,因此,投資者不要以為市場會因為世貿會議的不明朗因素而變得平靜,相反,今周大市料頗為波動。
從1999年世貿會議在西雅圖舉行的紀錄來看,美股在會議舉行期間的上落幅度甚大,杜指平均每日波幅達180點(當時杜指亦處於11000點附近水平)。因此,恒指本周仍有機會試穿14800以下水平,但也是趁低吸納個別藍籌股的時候,例如:滙控(005)、中國移動(941),當今周兩大事項過後,恒指向上試穿15500的機會仍大。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