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連番加息,近期樓市大吹淡風,私人樓宇周末新盤發售甚至出現零成交,不過也有淡市奇葩,但卻不是出在豪宅,而是政府「租者置其屋」(即出售公屋)的二手市場。
據地產界的消息,繼去年6月加息前鳳德邨一單位以111.6萬元易手之後,今年11月初觀塘彩霞邨再有一個單位成為「百萬公屋」,以110萬元成交,接近公屋二手市場的高價紀錄。對於這個已有15年樓齡、約600呎的Y4型公屋單位以「天價」成交,街坊都表示驚奇,「公屋也值錢」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再翻查紀錄,原來業主是在2000年中以「折上再折」的24.2萬元優惠價買入該單位的,那就更加「恨死街坊」了。不過,同居屋轉售時一樣,出售二手公屋單位也是要補地價的,由於該單位當年定價是市值的45%,現在業主就要向房委會支付現市值的55%作為補償,有物業代理以相鄰樂雅苑的二手成交價推算,該單位的市值應為118萬元,因此需補地價64.9萬元,加上當年購入的成本,實際上業主僅淨賺20.9萬元,但利潤已高達86.4%,平均年回報率超過11%,是強積金的兩倍!
租置計劃創造機會
由此可見,香港的投資機會無處不在,就算是在低價的公屋二手市場也一樣,這位業主套現所得已足夠作為購買附近淘大花園一個相同面積單位的首期。房委會自98年推出「租置」計劃以來,已推出逾40個公屋屋邨可供出售,小投資者如想在樓市小試牛刀,可留意華貴邨、鳳德邨、竹園北和長安邨這公屋「四大樓王」的動向,不過要注意這是個十分細小的市場,去年全年二手公屋成交創紀錄,但也只得118宗,預料今年會降至90宗左右。
其實只要肯留心周圍環境,投資機會確是無處不在,例如較早前中韓發生將端午節申報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爭奪戰,有南韓公司就秘密出擊,搶閘註冊了「端午節」的中文域名,代價只是35美元(約280元人民幣),結果因南韓「申遺」成功,該域名馬上一登龍門,最後由中國的域名投資者姚勁波以3萬美元高價贖回,該韓國公司眼光獨到,一下子就這項小小投資升值856倍,淨賺29,965美元(約23.4萬港元)!如果中港台的萬千網民有那麼一點觸覺,這筆贖金就輪不到外人來賺了。
姚謙
時富泛德財策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