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長短息預示美息快見頂

淺談債與息:長短息預示美息快見頂

還有不到數天,美國聯儲局便會揭曉今年最後一次議息結果。市場普遍相信,下周二美國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會進一步加息1/4厘,令美國歷史性地在一年內加息8次,也是自去年6月以來連續第13次加息,加息幅度更是劃一的0.25%。
到底這次加息之後,是否代表美國加息周期已進入倒數,而明年中將會是息口見頂之時?
或許,美國國庫券已露出了一些蛛絲馬迹,不同期的債券孳息率帶來了對後市的啟示。在過去一兩周中,美債先後出現多次長息低於短息的現象。
以本周初為例,兩年期的孳息率為4.45%,而三年期的孳息率則略低0.01%,報4.44%。對上一次出現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已是5年前的事了。
按正常情況,期限愈長,利息應愈高,因為資金被鎖死的時間多了,利息回報理應相應提高,才能抵銷這方面的流動性風險;又有解釋說,短期的利息收益可再次享受息叠息的回報,相對地,一次過鎖定長期資金,便沒有了這方面的優惠,故利率必須較高才合理。

長息較高非必然
事實上,在一般情況下,長息在大部份時間都是較短息高的,然而,若往後經濟可能轉壞,利率甚至有下調壓力時,倘若今天不把利率鎖定,日後存款續期時,可能只能取得較低息率。既然如此,長息便可能遭市場力量推低,出現三年期回報率較兩年期的為低的現象。
翻查紀錄,上次出現同類現象是在2000年11月,當時聯邦基金利率為6.5%,處於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過了約2個月後,美息便於翌年1月3日開始下調。所以,這次美債孳息率的改變,可能反映了加息已接近尾聲了。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