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集團(3368)於11月30日以每股9.80元上市,即日已升至12.30元,翌日稍作反覆,第三日再升上13.25元,較上市價高出35%,表現相當出色。
百盛於內地經營及管理百貨店,大股東背景為馬來西亞的金獅集團,並於大馬及新加坡上市,於百盛上市前,引入馬來西亞國有投資機構國庫控股成為策略投資者,佔百盛股權9.9%。
所經營的百貨店以中檔至中高檔零售市場為目標,一如其他百貨店,包括多類商品,並以特許專櫃銷售為主,佔營業額約80%,特許專櫃的貢獻,以銷售額釐定,但亦有最低收益保障,百貨店先收款,然後扣除應得收益及其他費用,才將淨額交予特許經營商,百貨店不必為此承擔存貨風險。
業績維持高增長
百盛已進軍內地零售業逾10年,百貨店遍布各大城市,覆蓋率廣闊及知名度高,上市前相當倚賴北京及上海的百貨店,佔收益52%,而上市前重組,已收購金獅集團屬下12間百貨店,分布於各主要城市,該等百貨店,其中多間於過去兩年開始營業,部份只有微利或無盈利,會限制業績,但亦存在較大增長機會。
上市集資,主要用於收購及新設百貨店,部份用於裝修及粉飾百貨店,以提升百盛品牌至高檔市場。
過去兩年,百盛業績增長維持於48%,今年上半年增長亦相似,預料全年盈利不少於2.4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60%,該盈利不包括上市前收購百貨店的盈利4300萬元,假定全年上市,則備考每股盈利為42港仙,這是較為實際,如以加權平均計,則為52港仙,因年結將至,漸成歷史數據,而下年將被攤薄。
內地市場龐大,經濟持續增長,消費力提高,雖然競爭亦相當劇烈,但外資經營則較具優勢,百盛已有相當歷史,基本上可在穩定中增長,而財政健全,集資只用於發展,已計劃於2至3年收購10至14間百貨店,金獅集團已有百貨店可供選擇,亦可能向第三者收購,目前管理的百貨店,亦有收購選擇權,預期收購將為業績帶來增長,相信也是增長性股份。
貨源在強者手中
百盛現價13.10元,預期PE25.2倍(以加權平均每股盈利計)或31倍(以備考每股盈利計),看來相當高,而內地零售股慣性PE高,況且未計收購前盈利,如明年增長40%,則PE只有22倍,是較合理水平。
12月2日已獲額外認購2484萬股,由大股東售出,但此後成交轉靜,顯見額外認購並無流出市場,日來股價在輕微反覆,壓力有限,相信貨源已落在強者手中,上市不久,亦已有相當升幅,稍為反覆並不為過,仍可看好中線。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