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曾蔭權政府不要做鴕鳥 - 王毅

蘋論:曾蔭權政府不要做鴕鳥 - 王毅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於12.4大遊行後,訪問了近千名市民,進行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不足五成受訪者接受曾蔭權提出的政改方案,較十月底的數字下跌近九個百分點;更有六成六受訪者認為,政改方案應包括普選時間表。很清楚看到,無論政府如何狡辯,沒有普選時間表的政改方案都不得人心,很難得到追求民主的港人支持。
12.4大遊行,成千上萬的市民走上街頭,表達要求普選時間表的訴求。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意調查進一步證明,反對這個政改方案的市民愈來愈多。如果曾蔭權政府漠視民意,不理會遊行市民的反對,強行推出一個沒有普選時間表的政改方案,一定引起更多市民不滿。負責這次調查的中大學者陳健民博士更批評,特首曾蔭權面對這個不利政府推銷政改方案的調查,不惜把數字重新演繹,斷章取義,只強調逾半數市民覺得,民主派不應因沒有普選時間表而否決方案,實在是罔顧12.4成千上萬市民上街要求普選時間表的訴求。

可以說,面對政府對民主訴求的壓抑,市民惟有用腳爭取民主。12.4當日上街的市民,無論人數是二十五萬抑或六萬人,都不是最關鍵的問題。但政府和一些親中人士,竟然用人數來「大做文章」,極力否認人數高達二十多萬,力求把上街人數說成「不是很多人」走出來反對政改,這種鴕鳥做法,簡直是自欺欺人。事實上,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推出一項公共政策,只要有一萬人反對,就必須面對反對者的聲音,聆聽反對者理由,吸納民意民情,重訂政策。
如今曾蔭權政府面對愈來愈多人反對政改方案,他是不是應該拿出開放政府的施政精神,虛心聆聽成千上萬人的反對聲音?只可惜,他面對一個不利政府推銷政改方案的民意調查,竟然斷章取義,用歪理來為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通過開路,不僅令進行這項民調的學者反感,打算去信特首辦要求澄清;更重要是,這種做法,令市民對政府推行普選的承諾愈來愈失去信心。
民主政體是文明社會的普遍政治價值。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約束、市民的監督。一如古希臘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所說:「雖然只有少數人能夠制訂政策,但是我們大家都能夠判斷它。」我們希望曾蔭權政府能夠認真清楚聽到12.4大遊行,成千上萬爭取民主港人的訴求,而不是以鴕鳥式做法,歪曲民調數字,去敷衍港人爭取民主的正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