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489)公開認購部份,成績可謂差強人意,但夾着新股的餘威,首日掛牌仍由1.63元被掃上1.81元。東風招股反應遠較其他新股遜色,除了缺乏當炒概念外,另一原因是投資者仍看不清楚汽車業前景。
不少投資者經歷過駿威(203)及華晨(1114)的大調整後,對汽車股有一定的戒心。事實上,中國的汽車市場於02年及03年兩年出現強勁的增長後,04年已步入漫長的整合階段,但此情況於05年有所改善。市場相信,隨着國內GDP強勁增長,汽車仍有需求,估計整個汽車行業的整合亦接近完結,但這並不代表市場參與者可一帆風順,因為拿現時與02年及03年相比,仍難以同日而語。
東風是國內第三大汽車生產商,並分別與日產、標緻和本田成立了獨立的合營企業,生產多系列乘用車及商用車(貨車和巴士),同時間亦有生產汽車零件,2004年純利為26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05年上半年,東風佔國產汽車銷量的市場佔有率為約13%,若計入重型和中型貨車則逾3成。集團04年銷售額為327億元,而05年上半年的總銷售額按年上升34%至210億元,但純利卻按年下降11%至6.6億元,原因是平均毛利率由原先的20%下降至13%。這是由於市場競爭令汽車價格下調,以及鋼鐵價格上升令生產成本上漲所致。
受惠炒新股概念
東風本身的負債不低,而今次上市得來的資金,很大部份是用於償債。由於東風面對的問題不少,所以未來要爭取投資者垂青,必須大幅提高銷售量,才可抵銷上述負面影響。
如果按照集團本身的估計,未來東風確有增長空間,但來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維持強勁,仍是未知之數,如果增長有所放緩,東風及其他汽車生產商便要面對生產過盛的問題。
大家考慮投資東風時,都會以駿威(203)作一比較。以駿威現價計算,市場估計05全年盈利差不多維持9倍市盈率,而預測東風今年市盈率介乎8.5至10.5倍,與駿威相去不遠。但東風目前有炒新股的概念,短期走勢或會跑贏駿威。不過若從基本因素出發,長線持有理據不足,短期內在1.8元以上的水平宜獲利。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