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禽流感未發展至人傳人,但是醫學界因為流感針已經引起那麼多爭議,簡直是明箭暗箭亂飛。話說市面上出現了冇註冊的流感針,於是周一嶽局長提議將來訂購和分發流感針的工作可以統一辦理,這個建議一出,馬上引起業界一片指摘,認為此舉一來浪費公帑;其次會干預了私人市場運作,簡直是大政府主義。
正當雙方駁火之時,醫學會前會長勞永樂加入戰圈,直斥醫學會串同衞生署,向市民大事宣傳要打流感針,令疫苗短缺,醫生值此可以乘機一早入貨,撈一筆錢。
劉敢針見到同行互相指摘,不禁搖頭歎息。政府推廣流感疫苗是因為香港疫苗注射率遠比鄰近地區為低,此乃公眾教育,希望提高大家對疫苗的認識,知其重要性。至於疫苗被搶購一空,真正原因是內地爆發禽流感,以往香港從沒有出現疫苗短缺情況。
其次指摘醫生撈一筆更無稽,因為市民注射了流感針,患病少了,求診者亦自然減少,醫生生意肯定大受影響;還有醫生組織的負責人大部份都是專科醫生,他們極少提供打流感針服務,何來利益可言?
中央統籌可杜絕水貨
勞醫生真是言重了,至於幾個醫生組織一起抗議由政府統籌疫苗訂貨,劉敢針亦覺得是反應過度了一點。其實提供流感疫苗給市民是公共醫療措施,其他國家均有中央機制統籌,每年向藥廠訂貨。因為政府每年都要訂出計劃,今次是否要為全民打疫苗?推廣力度有多大?目標多少?然後在年初訂貨,年底使用。
至於香港,現行制度實在有不足之處,政府只為自己的醫院各院舍訂購疫苗;至於私人需求,則由個別藥廠按過往經驗評估入貨,並不準確。
其實由中央統籌,不但杜絕了水貨,同時亦會減少出現有非醫護人員包括區議員為市民打流感疫苗,有何不好?
世貿會議下周舉行,劉敢針在公立醫院工作的同行都要stand-by冇假放,在示威區執業者就可能冇生意做,劉敢針覺得WTO最大的德政是設立一個機制,容許落後國家發生醫療危機如禽流感之時,可以擺脫藥廠專利,自行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