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中性利率」觀念對聯儲局的決策其實幫助不大,加上當局難以準確測量有關利率水平,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不宜畫地為牢。
所謂「中性利率」,是指利率處於既不寬鬆至足以刺激通脹、也不緊縮到限制經濟增長的水平。不少分析員以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跟中性水平的距離,來判斷聯儲局今個加息周期何時結束,但對何為中性利率水平卻莫衷一是。
據格林斯潘在11月28日書面回覆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主席薩克斯頓的提問指出,中性利率在建構理論時很有用,但操作起來卻困難不少,令其效用大打折扣;事實上,聯儲局不可能準確知道利率是否已經達到中性水平。
難確定何時達中性
格林斯潘說,通脹問題複雜,當通脹處於太高或太低時,聯儲局若僅把短期貨幣政策盯住中性利率等單一目標,是不智的做法。
提到聯儲局的透明度問題,格林斯潘表示當局應在透明度以及保密之間作出合理的平衡,這樣才能適當地支持政策的施行。
至於近期美國短息及長息持續收窄、即所謂孳息曲線平滑化(Fatteningyieldcurve),格老認為這種情況不一定如許多經濟分析師所說的,預示美國經濟將會放緩。
他以1992至1994年的美國經濟為例,指出當時長短息大幅收窄,但不妨礙美國經濟後來進入戰後以來最長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