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此地無銀三百両?

國際視野:此地無銀三百両?

根據上月中下旬AmericanResearchGroup的一項調查報告中,受訪問的一千多名成年人中,有50%覺得美國經濟愈來愈差,有61%認為一年後的經濟會比現在差,62%不滿喬治布殊處理經濟之手法或策略。
另邊廂,由於經濟數據表現理想,無論經濟增長、通脹、就業、工資、企業盈利、消費及投資開支,甚至連工業產出等,都不無給一眾經濟學者或分析員帶來憧憬,美國經濟仍處「夢幻」狀態。如果不是,為甚麼外資不斷流入,股、滙、債市紛升,那個衡量企業表現寒暑表的Wilshire5000指數又怎會創下5年新高?那麼不寫好唱好,豈不白花了父母對自己栽培的一番心機,以及侮辱了自己的智慧乎?
然而市民想的一套與專家講的一套為何又有如此大出入?究竟差異在哪裏?難道大家雙眼有分別?或是思維有高低?

布殊出馬唱好經濟
先不要講誰對誰錯,人們可有留意喬治布殊近日的動作和行程?總統先生四出游說國民,除了為伊拉克問題自圓其說外,最令冠一眼前一亮的,是居然見布殊提槍上馬,取代財長斯諾或白宮經濟策略「大腦」之伯南克,親自向國民演說經濟問題,圖說服他們美國經濟不是如汝等想像般差勁,這又是怎麼一回事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布殊是「政治家」,喊打喊殺,絕對有人信(不然出兵伊拉克又怎會易過借火),講經濟嘛……似乎與身份不符。別說總統先生從不是專家,反效果的是,因有WMD(大殺傷力武器)的前科,汝道國民會有何想法?何況經濟真好,又何須四出說項,豈不自投筆者口頭禪:此地無銀三百両之羅網?
其實豈止美國,香港何嘗不是?如果有如前者般的「痛苦指數」(miseryindex)統計,「有心人」,睇你點唱?!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