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息差收窄壓力嚴重,中信嘉華銀行預期,其零售銀行全年計利息收入會較去年倒退,雖然非利息收入仍能取得低雙位數字的增幅,但今年整體零售銀行稅前溢利未必有增長。
息差收窄影響中小銀行
上半年,零售銀行業務佔中信嘉華稅前溢利16.8%。該銀行執行副總裁兼零售銀行部主管林劉德美表示,今年市場的最優惠利率與1個月拆息之間的差距只有3.3厘,較去年的4.4厘下跌了1.1個百分點;雖然該銀行的住宅按揭及中小企業貸款均有增長,但亦不能彌補息差收窄的影響,因此預期今年整體利息收入下跌。中信嘉華上半年的淨利息收入已經錄得25.88%跌幅。
非利息收入方面,林劉德美指出,上半年雖然取得54.66%增長後,但全年平均計算,按年增幅料只有10至20%,部份原因是基金銷售放緩及基數效應所致。她亦同意,零售銀行今年的稅前溢利較去年未必有增長。展望明年,她預期息差收窄的情況會得以紓緩,息口應會於第一季見頂。
不過,分析員認為,息差收窄的現象,只會反映在中小型銀行身上。霍敦(亞洲)銀行股分析員陳舜表示,由於拆息於今年2至7月間快速上升,最優惠利率的加幅卻未能追上,導致銀行的最優惠利率與拆息之間的息差收窄,但他相信收窄過程已經完成。事實上,大型銀行如中銀香港(2388)、滙豐及恒生(011)等的息差反而有改善;大新(2356)及中信嘉華則由於倚賴定期存款,因此資金成本上升幅度較大型銀行高。
僅3客戶受假卡影響
較早前,星展香港公布的第三季淨利息收益率,由第二季的2.05%改善至2.26%。
另外,林劉德美說,近期假卡事件中,該銀行只有3名客戶受影響,整體損失1萬元,已經通知客戶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