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研究報告豈可左搖右擺?

陸叔理財:研究報告豈可左搖右擺?

摩根大通在上月25日發表研究報告,指由於新世界發展(017)欠缺增長的動力,故給予新世界「中性」的投資評級,目標價11.3元。當時摩通的報告指出,雖然新世界發展近期基調有改善,但由於集團管理層過去記錄欠佳,並且缺乏住宅用地儲備,故不打算調高其投資評級。
不過,當新世界上周四急升7.3%,並創5年新高後,摩通在上周五即時發表另一份研究報告,雖然投資評級維持中性,但目標價卻由11.3元大幅上調至12.7元。摩通所持的新理據是有3項正面因素正在推動股價上升,包括成功出售光纖網絡、可能分拆百貨業務,以及新信息(301)與新世界可能在PrediWaveCorporation的官司中獲得勝訴。摩通指出,若成功出售光纖網絡及分拆百貨業務,估計新世界的資產值每股可上升8%或1.48元至20.3元,即使以11元計算,新世界的股價仍較該行預期的資產淨值出現44%的折讓。
真的想問一個問題──摩通的兩份研究報告,到底是以甚麼作為基礎?為何在新世界的股價急升前,摩通會發表一份除了投資評級外,所有觀點皆不一的報告?而事實上,新世界急升的主要原因,根本上與摩根所估計的出現很大的分別,因為導致新世界急升的主要原因,是近日英資對沖基金TCI在市場大手吸納。
根據聯交所的資料,TCI於上周三以平均價10.15元增持3567萬股新世界股份,同時又於上周四以平均價10.298元增持6119萬股股份,令持股超過1成。當然,TCI突然在港股市場活躍起來,當中的吸引力絕不比摩通兩份前後矛盾的研究報告遜色。
當一隻股份突然急升,證券行在未找出真正原因便發表研究報告,並推翻之前所作的分析,這樣的研究報告,還能建立公信力嗎?這叫投資者怎能對其研究報告建立信心?或許當TCI入股新世界的消息曝光後,摩通在未來數日會再度發表研究報告,重新評估新世界的前景,但這樣左搖右擺,實在叫投資者難以適應。
如果各證券行不想其研究報告被投資者唾棄,那麼在發表研究報告前,應多加思考,若對一隻股份的升勢或跌勢不太了解,便應該先尋找出箇中原因,而不是胡亂發出報告誤導投資者,尤其研究報告應以基本因素作為基礎,而非胡亂猜測,既幫不了投資者,亦破壞了自己的公信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