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三百多萬僱員正期盼明年加薪,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呼籲,公司有盈利,僱主在考慮加薪時,應一併考慮現已顯現的通脹因素,「我希望薪金能有實質增長」。他又表示,僱主團體發出的調薪指引只屬參考,公司不應該盲目跟隨。 記者:譚暉
統計處數字顯示,今年六月大部份主要行業類別實質工資指數,錄得百分之零點八至二點二不等的按年跌幅,運輸服務業是唯一錄得實質升幅的行業。
葉澍堃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在沙士期間,員工與老闆捱過最苦時刻,有些更自願減薪。現時經濟好轉,若公司賺錢應與員工分享成果,「考慮加薪時,要考慮多方面,例如有無賺錢、員工表現。做得好要加多啲,天公地道;亦要考慮通脹情況、員工嘅實質工資。」
市場自動調節加幅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預期,明年通脹或百分之三以上,若僱主只維持象徵式加薪百分之一點五至二點五,屆時僱員實質工資將呈現負增長。
另外,對於僱主團體及個別商會向會員發出來年的調薪指引,葉澍堃表示,相信不是每間公司會員都會跟從,企業最終會自行決定加薪率,非政府或商會所能左右,「我覺得嗰個指引應該只係畀公司一個參考,當然我哋唔覺得公司應該盲目跟隨。」他強調,市場力量會自動調節薪酬加幅,「要搶人就要加薪」。
他又指現時大學畢業生起薪點調高了,勞動市場中工資最低的一群僱員薪酬也有所改善。對於最低工資的討論,他說希望勞工顧問委員會可於未來半年達致共識。
此外,葉澍堃透露,領匯應該會支持在外判合約中,推行清潔及保安員最低工資規定,「我相信佢哋會考慮晒𠵱家嘅環境之後作出決定,希望佢哋會咁做,我覺得唔需要等好耐。」民間組織「領匯監察」在上月初發表首份監察報告,指領匯轄下三個商場的清潔工未達房屋署外判工的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港府帶頭
葉澍堃強調,港府在最低工資問題上所落實的事項,比兩年前「行多好多步」,除了由港府帶頭在外判合約中規定清潔及保安員的最低工資之外,公營機構及學校也陸續跟隨,「我哋用好務實嘅做法去推廣。立法,會有好多爭拗,但我唔排除立法,最緊要得到勞顧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