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突然參加12.4爭取普選大遊行,引發政壇震撼,官場及政界中人均猜測作風低調的陳太突然轉趨高調的原因。昨日出版的《壹週刊》刊登陳太專訪,她在訪問中表明心迹,認為到了關鍵時刻,要有勇氣為理想作出犧牲,她又自爆遊行前收到一些「信息」,促使她決定上街爭取普選。 記者:莫劍弦
陳太參加12.4大遊行後,翌日晚上隨即飛往英國出席一項活動,她在航機上接受《壹週刊》專訪,再次澄清外界對她參加大遊行的種種猜測。陳太強調,今次上街並非如外間猜測為參選特首鋪路,純粹是為下一代爭取民主:「我講過見一步行一步,我好希望同其他市民一齊行出來。我冇任何政治目的,更加冇諗過今日出咗嚟,第日點呢?我做事一向諗清諗楚,好多輿論可能話我有咩目的,但我唔係呢啲咁嘅人。我行出嚟,唔為今代,亦為下一代爭取普選。」
批政改步伐太小太慢
陳太在訪間中更表明心迹,願意在關鍵時刻作出一些犧牲:「在關鍵時刻,我會企出來,做人係要有勇氣,為自己理念作一些犧牲。」她強調以往不出來遊行,是不想令人尷尬,「但係關乎到香港民主走到十字路口,我就一定走出來。」
對於政府現時提出的政改方案,陳太批評民主步伐太小太慢,「今次政改唔係完全冇一個進程,但係toolittle,tooslow(太小、太慢),如果我今次唔行出嚟,可能再會慢啲,一拖再拖。」她又認為不可能等到所有政客有質素才有普選時間表,若根據此標準,很多西方民主國家也沒有條件擁有普選時間表。她又指「賭王」何鴻燊稱二○四六年才有普選,不能代表中央意見。
未透露所收信息內容
她又自爆遊行前曾收到一些「信息」,促使她作出上街的決定:「我係因為聽到一啲信息,所以(上)星期五決定企出來。」但她未有透露信息內容。
陳太在訪問中認為,有二十五萬人上街,任何政府必須重視,不應將上街扭曲為與中央對抗,「市民今日出來遊行係天公地道,市民係用最清晰、最容易方法表達(要求普選)。」她希望中央及特區政府可以尋求一個港人接受的方案,而非單取消委任區議員有權選舉特首及立法會的權力。
陳太又不忘大讚前下屬曾蔭權,指十分同情對方的處境,又說中央意見有時未必符合港人意見,曾的處境十分困難。
有熟識陳太的政界中人認為,從陳太今次罕有地接受訪問,明顯欲澄清外間指她為參選○七年特首的猜測,特別是陳太稱收到一些「信息」後才決定上街,更令其上街原因添上疑團,她懷疑陳太早前曾表態支持普選,可能有人事後向陳太「做工夫」,希望她不要表態,結果反令她決定上街,以示自己尚有民望支持,足以左右局勢。
參加遊行對普選有利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認為,就算二○一二年普選特首,以陳太的年紀(六十六歲)也不可能參選,而○七年又肯定不會有普選,若北京真的不讓陳太當選,她最多只能陪跑,所以他看不到陳太上街對其部署參選特首有何益處,反而今次陳太遊行,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不少外國記者也找他查詢陳太上街的原因,所以他認為陳太上街,對爭取普選時間表只會有利,民主派之間不應對陳太今次決定,作太多不必要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