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遊行翌日,泛民主派議員提出約會特首討論政府如何回應民意。特首辦表示,曾蔭權現階段不會集體會見泛民主派議員,因為集體地見他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看法。
言下之意,特首會見議員的唯一目標只是改變他們的看法,不是聽他們表達市民的聲音。議員是選舉出來代表市民的人,特首竟然可以避而不見,不但不尊重市民、不尊重體制,根本就是一個懦弱的獨裁者的心態行為。有這麼多的市民上街,這麼強烈地表達一個訴求,本身是一件大事,主辦遊行者要求會面,不但議員,民陣也同樣應得到行政長官第一時間接見,就算不能達致什麼成果,甚至不能即時展開談判,也必須先接見,當面說個明白。當然不會十分愉快,但連facethemusic也沒有勇氣,算是什麼政治家、領導特區政府的行政長官?
跟八九民運,學生代表要求對話而領導人拒見,有什麼分別?但香港市民不會長跪在曾蔭權政府總部的階前,曾蔭權的行為應受輿論制裁,並令更多民眾更清晰看到,非有民主普選不可。
因為集體約見不可能改變議員的意見,剩下來似乎是冀求單獨約見,個別擊破。但事實上即使個別約會,曾蔭權仍要先決條件:你會支持他。可是,二十五萬人上了街,曾蔭權的最大讓步只是逐步取消委任制,他難道不看統計調查麼?這些市民上街反對政府方案,豈為取消一百零二名委任區議員而來?這種回應只會更激怒市民,焉能平息紛爭?跟董建華在○三年七一大遊行之後宣布三點修改,如期通過二十三條立法有何分別?